[乡镇传真] 探访官庄桑皮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

[复制链接]

帖子
5348
威望
0 点
红花
87748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潜山网 发表于 2015-4-15 15: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413213053_3926.jpg
  初春乍寒,虽然阴雨连绵,但仍然无法阻止我探访桑皮纸制作技艺的脚步,怀着满腔的激情,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我终于到达官庄镇坛畈村,见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同烟大师,因为共同的非遗情结和文化坚守使我们相聚在这里,得知我的来意,刘大师热情的将我迎入屋内,帮我揩干了身上的雨水,低矮简陋的砖瓦房内错落有致地安放着叫不出名的设备,说是设备,也不过就是简单的传统工具,但是仍然令我倍感惊奇,忍不住亲手触摸,它们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比文字更加生动的诠释了源于汉代至今已有1700年历史的桑皮纸的魅力。
  来不及休息,我们直奔主题,刘同烟详细介绍了桑皮纸的精妙制作流程,并讲述了为桑皮纸带来惊喜的两项发明专利背后的故事,他曾多次携桑皮纸赴全国各地参展,且屡获褒奖,这对于他来说也是获得了更多的历练机会和成长空间,殊荣的获得,离不开刘同烟深刻思考时代的要求,传承古人遗韵,吸纳现代艺术,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创新,使桑皮纸品类更加丰饶多彩,在该传习基地,既有保留传统纯野生桑皮制作的故宫文物修复纸,又有在核心技艺基础上,撷取精华创新开发出来的书画纸、装裱纸、宫灯纸、医药用纸等非遗衍生品。
  桑皮纸就是一部可以触摸的历史,遥想我们祖先一千多个春夏秋冬的坚守,敬畏、尊崇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今天的探访,让我亲身感受到了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它必定会成为我成长的一份丰富阅历,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里,把它好好传下去,我毫不吝啬的自我教诲着。
  雨还在下个不停,乳白色的浓雾在山腰流动着,刘大师告诉我,这种环境非常适合野生桑树生长,我注意到他的脸上写满了欣喜。临别时,握着刘大师粗糙的大手,更让我对他多了一份崇敬,这双粗糙的大手,这双灵巧的大手,这双充满智慧的大手,是坚守桑皮纸技艺的烙印,是捞纸留下的痕迹,是事业打拼的见证,更是培育荣耀的摇篮!
  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沁入我的心田,我还会再来这里!(安徽三联学院学生 程辛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 03:37 , Processed in 0.059789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