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故乡的大山

[复制链接]

帖子
3933
威望
10 点
红花
1013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木子心 发表于 2017-10-10 14: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常在奔波,去探寻那些不明了的世界,期待在某一个地方会找到一个答案。而往往答案不在前行的路上,反而被自己遗弃在曾经走过的羊肠小道。当脚步、自行车、火车,世俗的欲望带着我们愈行愈远,是否也该驻足,仔细看看曾经走过的路。因为最大的难题往往不是世界的复杂,而是心的疲惫。心若累了,谁来抚慰?我一直想去征服一些东西,想让自己可以看得更远。横在家门前的那座山,就是自己一直想去征服的。因为它那么崎岖,阻挡我们前进的路。它那么顽固,被她包围的村庄,如此安静,不为人知。
  大别山围绕的家,山也就不那么陌生了,山里埋藏了很多新奇和希望。我很多年的梦都是在山里做的,梦想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地方,做什么样的事。这些没有任何人给过我启迪,我走在山路上,且行且思,寻找慰藉。
  已数不清,一个人在那条路上走了多少回?近十个年头,春夏秋冬都从那条小路走过,那曾烟雾笼罩的山,我是一个听客,风的声音夹带山的气息。
  山,也是我的听客,能听得懂我那不着调的曲子和我的默默无言。能让一个孩子的思绪在她的怀抱中肆意飞翔。
  有时,我一路的唠唠叨叨,还可以引来共鸣。风带过的树叶为自己打着节拍。而多数的日子里,山却那么寂静,夏春季节,杂草丛生,甚至盖过了小路。秋冬季节,杂草荒芜,路又出来迎接归来的孩子。
  那崎岖的小路,就如山的血液一般,多少年轻人从这个血脉流出。等到老了,动不了,就落叶归根。终了,葬在山中。山,在这样的轮回中,年轻着。
  山也容易老,她苍老的默默无言。秋冬季节它是苍老的,万籁俱静。当山中居住的老人去世时,山也一下变老了,一路上吹吹打打,山也热闹不起来,挥洒的纸钱掩藏不住的残缺,唢呐的声音划破山的寂静,又如那山的声声哀息。
  山承载了太多人的梦,自己的中学就被山围绕着。那时的体育课老师常安排的教学就是登山,一个班几十个人一起去爬附近的山,一个来回刚好下课。那山叫做“六角尖”。有传说“六角尖”曾和家乡富有盛名的天柱山比高,但它不遵守比赛的规定,在晚上偷偷长高,结果惹恼了上天,遭雷劈了。一个主峰断成了现在的六个山峰,高度和名气就远远低于天柱山。
  那时比较有“闲心”,在周末登山去看日出,“六角尖”并不高,所以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日出,没有想象中出现的一轮红日如大盘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到是在下山时,会留意山中的许多“宝贝”。小小的野板栗树,结了蓬,一打开里面会有小小的板栗,味道甜美,让人欣喜。山中可食的果实比较多,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味,几乎每个孩子都吃过,我们这一代,我们的父辈,父辈的父辈……
  年少时候,放学回家的傍晚,总能在自家的木桌上找到很少的几颗山楂。多半是青色的,小小的,那是爷爷干活时从山脚的山楂树上摘下来的。山楂树很小,不足一米高,结的果实就更小。核又多,牙齿轻轻一咬就到核了,没有什么味道,甚至有些苦涩。吃完后还小心翼翼的将核扔在家门前,期待它再发芽、结出果实。
  到现在看到那些硕大的大红山楂,我都怀疑自己当年都乱七八糟吃了些什么东西,还侥幸没吃出什么病。
  山楂做的冰糖葫芦依然是自己的最爱,大红的山楂吃不出那青涩的味道,但自己也已然忘记那山中山楂留在齿间的味道,我们大了,忘记那些苦涩的味道。爷爷也老了,已看不清山中的那些山楂。
  这样的体育课上了两年,到初三时学校改制,我们那届的两个班级又全都放到乡里去读书,学习条件可能好些,但想到以后少了这样的体育课,又觉得是件憾事。这样最天然的体育课,今后谁还有幸可以上一次?不知不觉当初我们成了最幸福的孩子。
  当然,也有不爱登山的同学,不是不爱山,而是她们每天都要登山。登的山远远高于“六角尖”。我们感到新奇的登山,对于她们却苦不堪言。
  她们的家就在山上,较远的同学下山、上山来回十几里山路。因为路远,回去要翻两三座山的都有,路又不好走,这样回家一趟就得两个小时左右。夏天还好,一身汗回到家洗洗就好。冬天,天亮得迟又黑得早。为了不迟到,天没亮就从家出发。天没亮,看不清路,有时可以借着月光,更多的时候用手电筒还有就是火把。
  举着火把从山上来到山下,在火把的不太集中的光辉下,所能看见的范围那么小。一路崎岖、一路小心,不敢走太快。
  到了山下,天也就快亮了。放学时,她们可以比我们早些回去,山路不好走,太晚又不安全,这是她们唯一享有的权利,即便是早走很久,到家时,天也黑了。
  某些时候,我站在自己家门口,还能看见那些散发的光,在慢慢移动。白天我那些一起学习、玩闹的同学,在这样的路上一直行走着。
  冬天的早晨,母亲催促我起床的时候,就会告诉我,“你看,她们都在路上了。你还不起床”我妈妈感触深,因为外婆家也就在那,她在那出生、长大,直到嫁出来。那地方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天明。
  这个地方的人都比较争气,有条件读书的,书都读得很好,我一大舅已经在浙江的一所大学当老师,读到了博士。外婆邻居家的孩子,在空军部队有很高的职位。没有条件读书的,也都凭着自己的努力,在镇上买了房子。这些都是在政府的政策还没关注到他们时完成的。
  我的那些同学,不相见已有八年之久,不了解她们现在的状况。每次回家的时候,我常停在曾经注目的地方。那个季节,还未褪下的毛衣,我站在温暖的阳光下,面前是一块块油菜地,盛开着黄黄的油菜花。想去看看那座山,是看那远方的风景,也是看山的那一条血脉,所流淌的点滴。时而也在想,那些下山、上山的求学经历在她们的青春年少里,承担着怎样的意义。那么多的岁月里,在追寻那些不可知的未来时,有没有关注到沿途的那么多风景,或许有吧,骨子里就有了大山给与的一切。一直想去征服的大山,一直以为阻碍我们的大山,让年幼的我们在征服的过程中一步步成长。走出大山,便是我们的成人礼。
  她们在路上。伴随着天明,她们会有美好的未来。只是若干年后,当她们在城市里安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时,会不会告诉生活在水泥地、高楼大厦里的孩子。她们火把照过的山路,伴着月光的求学脚步,叩响在大山深处,又一声声回荡在前进的旅途中。
  轻轻的午后,淡淡的秋风。我常用脚在地上勾勒出些许图画,手上的稻草编结成一根根绳子,结出的绳绑住来自山中的柴火。绳的这头是我,那头是爷爷。在即将到来的冬季,印红灶边人的脸庞,在严寒的冬季到来时带来些许温存。大山就这样给与着一切,那些自在的孩子,从爷爷手中接过一切,又传递下去……山,始终关怀着我们。
  我的红墙内
  有一棵长在墙角下的树
  繁衍出那么多的希望
  我爬在墙头
  抬头看见树叶里藏下的光明
  一闪一闪 风轻拍着树叶
  斑驳的树影 晃动着不安
  扎下的根 挤坏了我的红墙
  我看见 年少的身影
  在苍茫的大地上 也闪烁着些灵动
  那不愿辜负一切的倔强
  来自考验 也来自恩赐
  生来就让你征服
  你若征服了,我也就永恒 ——彭叶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 20:09 , Processed in 0.05570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