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资讯] 潜山供电:压实责任 倾力服务国家水利重点工程

[复制链接]

帖子
5350
威望
0 点
红花
88088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潜山网 发表于 2017-11-27 11: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24日,潜山县黄柏镇叶河村山包组的山坡旁,机器轰鸣,作业吊车伸出粗壮的长臂,将一台200千伏安变压器稳妥地吊装在2米多高的电杆台架上。潜山供电公司6名配电施工人员,为保障下浒山水库淹没区移民用电,正在忙碌地架设油坊配电台区。
图片1.jpg
  下浒山水库地处潜山县源潭镇菜子湖流域大沙河上游,是国务院部署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水库总库容1.96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422平方公里。水库建设涉及黄柏、源潭和官庄3镇、9村、102个村民组,总面积13481亩。水库设计淹没线为115米高程,第一批淹没线55米高程,将于今年底下闸蓄水。淹没区高、低压电力线路2万余米,配电台区6个。
  勇挑重担 把责任扛在肩上
  为使供电服务与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无缝对接,潜山供电公司成立了下浒山水库电力建设领导小组,并选派精兵强将组成下浒山水库电力施工队,驻扎到黄柏山区。
  3月21日,潜山供电公司下浒山水库电力施工队一行9人,肩负着服务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重任,进驻到黄柏山区。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和艰苦的施工环境,9名队员不辱使命,迎难而上,在下浒山水库第一批淹没线55米高程下闸蓄水前,顺利完成淹没区配电设施拆改、移址和新建等施工任务。
图片2.jpg
  “架线施工几乎每天都在崇山峻岭中穿梭。”潜山供电公司下浒山水库电力施工队负责人陈光磊说,为方便施工大家吃住在山区,每天早晨5点多开工,傍晚时刻才能收工,午餐就近在农户家搭伙。有些偏远的施工场地,我们带上饼干、方便面和干粮,一干就是一整天。
  5月11日至8月20日,9名队员经过百余天的艰苦奋战,赶在水库第一批下闸蓄水前,完成叶河、陆河、余畈、团屋等12个村配电台区新装、移址和高、低压线路架设施工任务。期间,新立高压电杆106根、低压电杆257根,新架10千伏高压线路4500米、380伏低压线路13000米,新建配电台区6个,总容量1300千伏安。同时,完成淹没区5个配电台区的拆除、移址等施工任务。
  迎难而上 攻艰克难砥砺前行
  山区架线施工难在复杂的地理环境,车辆和大型机械难以施展。挖杆洞、立电杆、架导线,主要靠风炮机、绞磨机等小型工具和人工肩扛手抬等方法进行。“这个电杆洞从下午3点钻到晚上11点多才结束”。山包组村民徐银生告诉笔者,施工队为了在山坡旁立电杆,2米多深的杆洞钻了近8个小时。施工区域多为叶片状岩石,开挖杆洞成为施工中最大的难题。施工队员借助钢钎、铲锹和风炮机,从岩石中一层层的“掏”出杆洞。一般情况下,开挖一个直径80公分,深2.5米的杆洞需要4个多小时,遇到坚硬岩石则要7、8个小时。
图片3.jpg
  虽然条件艰苦,但施工队员决心不减。5月初,架设张屋台区10千伏跨越线路大家记忆忧心。清晨,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施工队员便早早地将施工材料、干粮和水装上车,大家知道,这是一场硬仗。该段线路位于叶河村汪龙组的两山之间,山体落差40多米,山峰跨度260余米。地势险峻,山岭陡峭,灌木丛中黄蜂、山蚂蟥叮咬防不胜防。架线施工困难重重,但队员们毫不畏惧。没有路,2名队员手拿弯刀、斧头,硬是从灌木、荆棘丛中砍出300余米的架线路。没有机械,10多人肩扛手拽6个多小时,硬是将截面积95平方毫米钢芯绝缘线,拖放到山峰门型电杆上……。经过14天的艰苦奋战,施工队员在山峰上新立15米高门型电杆2基,架设10千伏跨越导线800多米。
  甘于奉献 齐心协力勇担当
  该公司电力施工队是一支作风过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团队。进驻山区以来,9名队员很少过正常的休息日,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雨天调休。山区公路弯多路陡,施工车辆行驶缓慢。为了减少路途影响,晚上,队员们习惯地聚集在一起,检查工器具、装配施工材料,并将工具和材料整齐地装上施工车辆,以便次日早早地赶往工地。
4.jpg
  电力施工任务重、时间紧,但施工队员齐心协力勇于担当。工作负责人彭凌抽调到施工队,便将怀孕7个月的妻子托付给父母照顾。山区地势险峻,施工前,彭凌都要提前两天勘察场地,对施工现场地形地貌、斜坡跨度、电杆位置、线路走向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编制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施工方案。5月初,余畈台区变压器移址施工拉开帷幕。5月10日,距黄柏山区60多公里外的妻子从黄铺镇打来报喜电话,37岁的彭凌要当父亲了,请求他回家照顾月子。初为人父的彭凌例外地请了3天假,安慰好妻子,又将她和襁褓中的婴儿嘱托给父母。回到施工队,立马参加余畈台区移址施工。彭凌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在岗位上有所作为”。
  安全员伍旭德,从城区配电队抽调到下浒山水库电力施工队,二话没说,背起行囊,说走就走。
  50开外的伍旭德从城区调往山区,妻儿埋怨,亲朋不理解,但他始终把组织上的重托记在心间。山区电力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安全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施工前,他第一个到现场勘察地形、分析危险点、制订安全防范措施。施工结束,伍旭德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工地。新立的杆基是否牢固、接地线是否撤除、标示牌是否悬挂正确、是否有遗留的工器具……。他总要仔细地检查再检查才放心离开工地。伍旭德时刻将施工安全攥握在手心,查处违章毫不留情,队员们笑称他是工地上的“电力警察”,员工们的“保护神”。
  在电力施工队,队员们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故事还有很多,他们仅是其中一员。(作者:周俊 陈光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8-28 20:13 , Processed in 0.053429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