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4929
注册时间2017-10-26
帖子2
精华0
积分43最后登录2020-2-21

- 帖子
- 2 帖
威望- 0 点
红花- 41 枚
|
本帖最后由 一城散记 于 2018-2-26 14:36 编辑
味儿
从妈妈家往一城家里走,七八百米的路程,饭后走走舒服。
远远的风情大道十字路口站两人儿,近了只认识一个,喊建国表叔。表叔热情的和我寒暄之际,旁边的中年男子对着我说“这家门口的妹妹,很明显不认识我了……”我惊讶的端详面前人,似曾相识就是不知道喊什么。建国表叔拆开谜底儿,还是小学时间见过的当兵在外然后工作落户在六安的幸福哥,止足三十年没见的话那么最后见过也是18岁那年的事儿,而我记忆中幸福哥回老家绝对是我十一二岁时候的事。
其实这太正常不过了。想我自己,一周不走也要走几次脚下这条路,路边遇见的老班辈们眼花了,识不准我。晚辈们哪一个不似我遇见幸福哥一样一脸陌然?那天到楼下超市里买东西,上午进去带着羽绒服帽子,结平哥根本就没认出我。下午我去买醋和料酒,帽子没遮着结平哥一脸惊讶的对我说“哎耶,妹你也住这儿呀?”然后对着他儿子说“不认识吧?喊姑姑,是xiaodi大姑,可晓得?”年轻人给了一副我今天面对幸福哥的陌然,礼节性点头“哦哦”地应付着。真是为难了年轻人,想想自己每年年节边上带着女儿去亲戚家吃饭也是这般的和她费劲儿的解释面前遇见的许多人…所以女儿特别害怕和我一起出门吃饭去,也难怪,那份尬劲儿好别扭来着。
走过转角进入小巷,前面走着一个抄手背后的老人家。我识得的结波爷。二姨去年秋十月来时小林哥就说七十多岁的老人家查出了食道癌,保守治疗中呢!不过老人不知情,每天小巷弄自家门口转悠着,这不学校开学了,一城热闹了,老人家肯定是去校门口的店铺前晃晃趟子。看着老人的背影,想起午饭后妈妈的嘀咕,妈妈说会元爷住院,还插着氧气呢!农村人一听说插氧气觉觉着老人所剩时光无几了。会元爷是老裁缝,我们打小就是穿他做的衣服长大的,他的那个老式的装火炭的熨斗太深刻了,毕业工作后93年吧,我就拿着会元爷的熨斗烫我才买回来的一条新裤子,使用不当“呲呲”两三秒钟新裤子裤脚边上揪成一疙瘩,废了!
结波爷,会元爷和妈妈属于一班辈的人,包括腊月二十八去世的国院娘。
正月初一下午四五点吧,在妈妈家等晚饭的我和妹妹无聊甚,我就喊妹妹妹夫一起去对面西河坝堤上遛遛去。走过刘家大篱笆的大菜园子,走过会强爷家屋边儿,望见小时候硕大硕深的塘堰那么干小像一个小凹凼,真不相信那里曾是一个生产队人挑饮用水的地方,洗衣服洗菜的地方,蓄水灌溉秧苗的地方,男孩子洗澡闹鱼的地方…真的是老奶奶干瘪的皮侉侉的乳房。
曾经的机耕路被整成了一车道宽的路基,路基脚边挖了一条宽若一车道的水渠,水泥花砖砌好的河堤,共产党的美好乡村建设真是实惠,水利与环境优化交通便捷整合一体,惠民又惠及子孙。让人欢喜。我们仨人边走边感慨边环顾。田畈中间一群鸭子正撒着欢,田埂上坐着俩老太太。近了,老人瞅着我们,我们迎着老人,风撂着两个老人的白发,一片稻茬簇拥的黄萎的田野里鸭群因为来人晃慌慌的往田中间拥跑。妹妹可劲儿的嘀咕“冬梅奶边上那个叫什么娘来着?叫什么娘来着?姐,我家原来不是有一个水稻田就在她家屋边上吗……”我其实脑海里早已翻尽了她家所有娃娃的脸貌还有她家旧房子的朝向和几棵树包括篱笆,就是也想不起喊什么娘来着。冬梅奶太熟悉,她住着离妈妈家50米吧,老人家和妈妈走得近,三天两头到妈妈家抽根烟抑或在妈妈家菜园地边和妈妈以及春香奶咶咶。冬梅奶和我们仨亲切的热火着,旁边的老人家一副今天我给幸福哥的陌然表情不惊不怪的问冬梅奶“是哪家的扎?”冬梅奶加大声量的说“银枝姐家的喔月华哥家的喔!”“哎耶,唔哪里认得扎?”老人家接口说。是啊,怎么识得哟,时间偷走了岁月老了容颜混浊的眼睛呢!妹妹客气的说“您两老都还怪好的呢!”冬梅奶说“吖哪,哪里谈得上好喔!同龄人都差不多走光了喔!和我同岁的老伙伴四个走了两个了。国院娘跟我一样大嘪!才走几天喳,现在同年工的只有我和圣国爷了喔……”
顺起了这样一个生死的话题,两位老人在我们的背后开始忆旧,我们仨也开启了童年中年老年的话题,走到坝堤上,望着家望着田野望见童年望见老去的父母还有人到中年的自己,也望见日新月异的村庄房舍和切直纵横的水泥路。变化太大,乃至于彼此难以相识相认,唯一亘立在田畈中间的是那我七八岁光景就立起来的电网铁塔。走回家妈妈告诉我们和冬梅奶一起坐田头的老人家我们应该喊金环娘。金环娘家的房子和现在的结波爷会元爷家相距大概百五十米吧。
遇见幸福哥和结波爷,让我想起初一遇见的冬梅奶的感慨,妈妈说会元爷住院的那口气让我想起才过世的国院娘。从前总喜欢感慨老去的村庄,今天突然觉得村庄无所谓老去,更迭的总是生命与记忆。默数心中记得的还健在的老班辈的叔婶们,总是回想着冬梅奶的那句“都走完了喔”,忍不住心酸。是呀,父辈们一个个远逝,一代人的离去真的恰如冬梅奶的感慨那样了,可以数可以屈指可数了。不知不觉就如春晚里《我的春晚我的年》里唱的那般“2018年父亲已经快50岁……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从孩子到父亲,从青春到中年……”已然我们这代人已经是当下这村庄和田野的主力了!一代人顶多只能活在村庄三代人的记忆里,我们不是已经喊不出金环娘甚至幸福哥的名字了吗?!而这片土地则会一代代永远留存流转,你只是它曾经一季的稻禾。然后一代一代人的记忆有文字的没文字的,植入一类名词:生命 村庄 田野 文化 文明 传统 传承 还有一个更大的词儿——人类学……原来土地不仅仅是泥土。
我行走在我的村庄和田野里,卑渺真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