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时光之门,春天的朝阳已跃升在地平线上了。皖山伟岸,皖水清亮,皖城俊朗。
潜山,早上好!
舒展飞扬的不只是这个季节,也不只是这片热土。拂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春风,和着美丽中国的节拍,我们正意气风发,阔步走进又一个新时代。
过往的岁月里,我们付出很多,也收获不少。洪水漫溢的灾区,文艺人主动担当;文化寻踪的村寨,作家们刨根问底。冰天雪地的街巷,我们不畏严寒,挥锹动铲;文明创建的网格,我们走街串巷,晓理践行。文艺惠民舞台上,歌声温暖着乡亲们的心坎;脱贫攻坚一线,镜头定格了全家福的笑脸……一页页,一幕幕,都已隽永成音画笔墨,编写进潜山故事。
县委书记张劲松给文艺服务队提要求(2016年7月)
潜山文艺服务队奔赴灾区采访(2016年7月)
最美惹得人陶醉。“最美潜山”作为潜山人的美好愿望荡在心田,也作为一个精典样板融于时代传媒。潜山处处是景点,潜山处处皆故事,潜山之美,美在青山绿水,古屋新村,美在民风和畅,文华璀璨。美丽风景是潜山的锦衣,如诗如画,厚重人文是潜山的内涵,如根如脉。
湖田万岁谷风光
走进新时代,潜山踏歌行。文艺工作者要时刻带着一份冲动与激情,以青山铺卷,用绿水泼墨,大笔抒怀,大幅铺展,赞美新潜山,歌唱新生活,让作品有温度、有湿度,温润心灵、陶冶心境,为潜山锦上添花。
潜山总是让我们那么自豪,津津乐道。文艺人更要时刻不忘家国情怀,带着一份责任与担当,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遗存中理性去挖掘搜寻,把皖源潜山、潜阳大地上散落的文化珍宝串起来,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让作品有深度、有神韵,与现实中的人间烟火无缝对接,让潜山走向远方,更加自信。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旌旗猎猎,号角声声。文艺轻骑兵、文艺志愿者、文艺服务队正践行着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新担当。脱贫攻坚,“整县摘帽”“乡村振兴”既是打造美丽潜山,建设人文潜山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开启潜山新征程的新起点。文艺创作要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前提下,纵览潜山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客观记录时代,清晰刻录历史。文艺家们要用深邃的目光去观察现实,用真诚的感情去体验生活,用艺术的灵感捕捉世间之美,带着质朴、真情、忠诚、奉献的道德光芒,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人间真情和真谛,感受到世间大爱和大道,让作品连天线、接地气,让“创新潜山”更加新崭,让“人文潜山”更加文明,让“美丽潜山”更加俊美,让“幸福潜山”更有福祉。
讲好潜山故事,唱响潜山赞歌,文艺工作在路上。
(王江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