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潜山农村“双抢”,往事不再,记忆犹存!

[复制链接]

帖子
536
威望
10 点
红花
258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程啊程1216 发表于 2018-8-5 16: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潜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从小跟着父母下田劳动,深知其中辛苦。每年的七月中下旬,田野里的稻穗一片金黄,犹如一串串铃铛,低着头像犯了错的孩子。阵阵轻风吹过,稻穗跳着欢快的舞蹈,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此时早稻成熟了,必须及时收割,及时插秧,播种晚稻。如果不能在八月上旬立秋节气前完成,迟一天插秧,就会晚几天收割,如果下霜了还未成熟,就造成减产。在这二十来天的时间里,抢收抢种,分秒必争,俗称双抢。
  先是抢收。人们手握镰刀,弯着腰在水田里割稻,那锋利的稻叶将手背和手臂划破,留下一道道横七竖八的伤痕。身上流淌着的汗水和着稻叶上的茸毛,伤痕又痒又痛。
92e74e3ebe57c0c7d22909a95a9e496.png
  割完稻子就打稻。生产队里有几台脚踏脱谷机,脱谷时,五个人一组,四个身强力壮的男人负责拾稻把踩踏脱谷,一位女同志在后面梳理稻叶。脱谷的人右脚踩踏脱谷机,双手接过下面递过来的稻把,放在翻转的滚筒上脱粒,几下过后,稻杆上干干净净,只有少许的空瘪的谷粒还依依不舍留在上面。
  每过约摸半个小时,就将脱谷机往前拖行,方便劳作。两个人在前面拉,三个人在后面推,满田的泥泞,踉踉跄跄,溅得满身泥浆。偶有几个小孩跟在后面拾稻穗,个别大人为让自己的孩子有所收获,就故意少许遗漏。倘若被生产队长碰见了,就会训斥一通。那时按工分计酬,力气大的,工分高的,就脱谷挑担子,力气小的,工分低的,就割稻子,脱谷时梳理稻叶。
6a73aad0fb44c96c39be49fc4b19bd2.png
  中途休息,年青小伙们脱去外衣,穿着短裤,一头跳进河水中,扑通扑通,痛痛快快洗个凉水澡。
  后来责任田到户,每家都分得几亩田。到了双抢季节,人手不够,就相互合作,相互帮忙,今天你帮我家,明天我帮你家。我家合作最多的是隔壁邻居的几个叔父们。印象中,叔父和父亲力气都很大,打稻时,在烂泥的水田,把一担坦湿漉漉的稻谷深一脚浅一脚挑到田埂上,再挑到家中的晒谷场。顶着烈日,那一百多斤的担子,中途也不歇脚。
  不管是割稻还是打稻,都要选择晴朗的天气。若是下雨天,湿漉漉的稻把,戴着斗笠,穿着蓑衣,不便劳作。三十多度的高温,毒辣的太阳,汗水如雨般流淌,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口渴了,拿起放在田埂上的茶壶,对着壶嘴,猛灌一通。条件稍好点的人家,还买来冰棒西瓜,防暑降温。
  晚上的晒谷场也很热闹,有人忙着收谷子,倘若天上布满了乌云,就将谷子堆起来,盖上塑料布。有人摇着风车扇着晒干的稻谷,风车转动的扇轮,产生的风力把干瘪的谷子、碎叶从车身后的开口吹出,饱满的谷粒落到下方的箩筐。摇风车要控制好速度,太快了,会把饱满的谷子扇走了,造成浪费,太慢了,干瘪的谷子扇不出去。
3ff3cf968614eb5e95af9ff0761c595.png
  收割完成了,还要抢插,即插秧。俗话说,“插现秧,不插淀浆”,插秧要当天完成。一家老少都出动,还要请几个人帮忙。早晨三、四点钟起床去秧田拔秧,一把一把的,清洗根部於泥,用稻草扎起来。秧田水位较深,蚂蟥很多,有的人被叮得鲜血直流,男人胆大,发现了就揪住那喝足了血的圆滚滚的身子,用力拍打。而女人胆小,直吓得大声呼叫。
  半上午时分开始插秧,一般都由有经验的大人们完成,孩子们只把拔好的秧苗均匀的撒到田里,不疏不密,也是他们最爱干的。插秧时,几个人弯着腰并着肩,有快有慢,相互比试。
  如果前面的被后面的人赶上了,就有些尬尴。时间长了,腰酸背痛,站立不直。插秧是一项技术活,虽然要速度,但更讲究质量,左手握着秧苗,大姆指一撮撮将秧苗分开,右手顺便接住,用力适中载插到水田里。如果用力过大,栽插太深,或者插到两脚踏过的脚印里,都会影响珠苗发育成长。每插个三五行,两眼要回眸一下,看是否有珠苗漂浮或偏离行线,影响质量,影响美观。
16ff5684d335d1684b765d48a0e1b61.png
  双抢是农民一年中的大事,家家户户,如果有人合作帮忙,就会做上一桌丰盛的饭菜。记得我家叔父们来帮忙,母亲做的清甜的饭菜和腊肉的香味,伴着氤氲的水蒸汽,在屋里一圈圈弥漫。父亲与叔父们围着餐桌,喝着米酒,边吃边聊一年的收成。
  有的田傍在山边或者地势较高,水源不足,必须车水才能抢插。车水时,水车的板叶“呯呯呯”拍打着水面,轮轴不停转动,发出吱咯吱咯的声音。树上的知了在烈日的暴晒下,叫个不停,车水声,知了的鸣叫声,仿佛是一首动听的交响曲。
  还有年青小伙在车水时,也偶尔捉弄一下路过的大姑娘,突然发力,叶片转得飞快,水花溅得又高又远,大姑娘猝不及防,快速冲过水口,衣服湿了一大片。
f1f76e8c7a0991ddc2141cb4f653a2a.png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的农田改种了单季稻,农业机械化也越来越普及,更有工具车等运输工具,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有的农田则改种了经济作物,双抢成了抹不去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4-5-18 13:31 , Processed in 0.047232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