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 记忆|听ta说一段关于时光的故事

[复制链接]

帖子
3933
威望
10 点
红花
1013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木子心 发表于 2018-8-22 11: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故事里很少有路人甲。没能记住他们,是因为在平淡过场里,姓名与容貌像是一地琐碎。
  一晃而过的青春,打个盹就错过了的人世变故。大家相继一脸沧桑,墨守成规而又不时地蠢蠢欲动,总会有自欺式的窃喜和无缘由的怨天尤人。并非时不予人,奈何常因平庸而自怜。
557140492014082823091101_640.jpg
  搬进这个小区有好几个年头了,在小区的拐角处,一位老大爷常坐在小板凳上闭目养神。每次看到他,都如禅定般超脱悠然。因为不熟识,我们几乎没说过话。
  一天,在小区的超市里,我们攀谈起来。他说:其实,我早就认识你。那时你还小,才三四岁的样子。你的身体很不好,家里总弥漫着中草药的味道。那时你奶奶还健在,她非常好客,对谁都挺热情。记得你家门前还有一棵大大的白梓树,树冠挺如华盖、遮天蔽日,旁边的荷塘里有许多鱼虾。
timg (5).jpg
  他还说,他和我父亲曾在同一个工作队,一起上山下乡,走过许多地方。说在那个年代里大家都盼着在某一天能吃饱肚子,能穿上没补丁的衣服。不知道吃了多少苦,等愿望都实现自己就老了,也没用了。他轻声说着,像在自言自语,眼睛浑浊而深穹。
  我和他的记忆没有重叠。在我能记事时,老家已经搬到小山岗上,周遭是大森林,山脚下是广饶的农田。
  我是在和父母的闲聊中,去想象老家以前的样子,应该很美,很安静,如国画里的精美田园景致。
timg (4).jpg
  在我很小的时候,老家就被轮窑厂征迁了,后来被削为一马平川。我的记忆里,奶奶是满脸皱纹、拄着拐杖,安详又有点强势的老太太。她是个接生婆,老家许多的人都是她的双手捧着哇哇落地。尽管奶奶去世好多年了,老家还有不少人念叨着她。
  现在,老爸的耳朵听力很不好了,他已是老家健在的年龄最大的老寿星。这两年身体每况愈下,很少出门走动。有时他戴上老花镜看看报纸但难坚持到十来分钟。看一会电视新闻,但必须对照着字幕。更多时候,他都安静地坐着,四处望望,或者在院里慢慢来回踱步。
  生活圈子越来越小,熟识的人越来越少。世界于他,如流水般静怡,孤独是一种必定的自我修行。
timg (7).jpg
  我有空也陪着坐坐,说说话,但聊起来很费劲。我必须拼命大声说,他总一脸茫然然后凭嘴型去猜。我只好听着他说,但他翻来覆去已说不出啥新内容,或者又说得不着边际。
  经历了太多世事,年岁加速着遗忘,被岁月沉淀下来的往往又不值一提。他们那代人厚重的故事,慢慢地变得遥远而恍惚。
  恍如隔世。可惜我们这代人的经历却像白开水,以为吃苦的日子结束了,但烦心的事却一桩接着一桩。活在夹缝里,时刻感受着身不由己。说好的会越来越近的幸福,更像是皇帝的新衣,自我想象中的美,可能只是他人眼里的一个笑料。
  也曾想把自己的经历以最煽情的方式,说给别人听。以为会感人肺腑,但听者早昏昏欲睡。我终于习惯了默然,懒得描述老家的青青山岗、吱吱虫鸣和清清稻香。这些早没了一丝痕迹。逝者如斯,不是有了距离感,风景就一定璀璨炫目、霞光万道。我能叙述的只是一地琐碎,毫无分量。
timg (8).jpg
  在回家的路上,看天上的几朵闲云,有点秋凉了。冥冥还是有着刻意吧。当我穿上北京老头鞋后,那辆自行车就再也没坏过;当我把手机来电铃声改为“荷塘月色”后,小区前面早点店里的包子就好吃起来;当我决定再读一遍四大名著后,在街头总会遇到好久不见的人。
  能记录的只是这些。我的时光故事如山泉透彻清凉,卑微而简单地存在。(作者:刘一民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 23:30 , Processed in 0.057045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