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分享] “咬定青山”才有“绿水青山”

[复制链接]

帖子
11212
威望
0 点
红花
56034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香山飞鹰 发表于 2015-8-17 15: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其实,不用做更多说明,只要踏上浙江大地,你就会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有深切的体会:
  这里蓊蓊郁郁的山峦,清澈见底的溪水,都在告诉你什么叫“生态文明”。这里“公共交通到村头,硬化路面到地头,超市到门头。”城乡界限越来越模糊这一现实,也在立体地向你阐释“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关系。
  天下有山有水的地方很多,为什么浙江做到了成功转化?促成转化的支点又是什么?
  支点,就是“咬定青山”的定力。不计较眼前得失,不为环境所左右,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终有大成。
  相反,如果缺乏定力,只盯着任期内的GDP,只想着眼前出政绩,那么,金融危机袭来时,经济数据下滑时,环境保护的“硬杠杠”就不可能不宽,节能减排的“紧箍咒”也就不可能不松。
  时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确有不少干部焦灼不安,摇摆不定。中部地区一位熟悉的县委书记曾私下抱怨:这两年为了保护生态,全县上下大抓转型升级,淘汰了一大批落后产能,结果拖累了GDP。他下一步的打算是:“准备妥协一下,暂缓一下上述举措。”他说,这么多年了,这个县的经济增速一直在全省前列,不能到了他这一任,就下去了。
  这个书记的这番话,实质上是定力不足的表现。尽管这些年一直提倡淡化GDP,但在一些地方,唯GDP是从的影子仍挥之不去。影子投射出的,是短期行为作祟。任期只有几年,只要GDP上去了,出政绩了,自己屁股一拍高升了,污染不污染与我何干?
  如果这个县真的回到传统增长方式,明年的GDP可能会再攀高位,这个书记可能会再次风光。但这会给这方土地的老百姓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带来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不顾环境承载能力、不知餍足向自然索取带来的苦果,大家恐怕都有所品尝:上世纪50年代至今,华北地区已经更新了5代取水工具了——先是水车,接着是离心泵、简易深水泵、工业深水泵,现在要用潜水电泵。随着工具的更新,地下水水位也从几米、几十米、几百米、上千米,层层向下推进。许多地方即使打到两三千米深都见不到水……有人说得很形象:“照此发展下去,最终的结果是有命挣钱,无缘享受!”
  粗放型发展,不独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同时也造成我国企业竞争力低下。前几年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的,大多是产业层次低、附加值低、污染严重的企业。复原传统增长方式,即使暂时保持了经济指标,今后仍然躲不过发展的难关。
  要想摒弃这一切,就需要有足够的定力。正是有了足够的定力,有了这种对社会负责、对子孙负责的政绩观,浙江才能始终坚持“由里往外美”,才舍得用法制化、制度化去固化“绿水青山”的成果;也才能把工作从“环境保护”衍生到“生态文明”高度——这是发展理念和工作层次的跃升,是一盘造福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大棋。
  人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树成材需要十年,而要使大地葱茏,十年远远不够。没有定力不成,浙江的经验启示我们:只有“咬定青山”才有“绿水青山”;只有具备定力,才能最终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来源:人民日报 王慧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 06:53 , Processed in 0.055456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