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好评,让人情变了味

[复制链接]

帖子
3933
威望
10 点
红花
1013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木子心 发表于 2018-10-25 11: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祝您用餐愉快,麻烦点个好评。”似乎,人们已经习惯了外卖小哥递出餐盒那一刻坦诚的请求。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5.3%的受访者遇到过服务者求好评的现象,60.5%的受访者遇到过有偿求好评的行为。
  从本质上看,求好评的目的是通过提升产品或服务的美誉度,吸引更多的顾客,获取利润。当前,各类智能终端和网络平台快速发展,中国居民互联网消费行为的满意度有了更加直观的量化手段。无论是在线商家、外卖小哥还是专车司机,用户只需要划动手机屏幕,好评、差评、晚点、违约,所有记录一目了然。用户评价已然成为互联网商家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些朴实的外卖小哥在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给出一些温馨提示,提升自己的美誉度,无可厚非。但有些店铺为了获取更高的评分,用返现的方式获取消费者的好评,就让简单的人情关系变了味:一些商家不惜采用刷单这类触犯红线的手段,创造出店铺高评分的虚假繁荣;一些平台甚至专门教互联网商家如何增加好评、减少差评,一度成为互联网营销的“显学”。一旦求好评变成了有偿刷单,这就不再是一种基于人情关系的营销,而变成一种作弊行为。
  互联网时代,数据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依据,刷单行为干预了真实数据的呈现,严重影响用户判断。刷单行为更大的风险在于其负面示范效应。一旦数据造假成风,越来越多的商家就会把刷单作为业务主体,不再聚焦于提升产品和改进服务,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淘汰。令人欣慰的是,面对有偿求好评的行为,大部分消费者是比较理性的。统计数据显示,面对服务者求好评,53.7%的受访者会实事求是,如实评价;只有16.3%的受访者不论服务如何直接给好评。
  在互联网时代,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感受,其意义远高于为了蝇头小利和一时情面的违心之举。大数据和云计算,将这点滴的真实行为结构化为可量化的参考数据,不但节约了所有人的时间成本,更有利于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
  当然,单纯以好评率作为衡量产品与服务的标尺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就像不能单纯以播放量衡量一部影视作品的好坏一样。每个人的评价都可能带有主观印记,难以完整、全面、准确地作出判断。因此,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商家评价体系,既兼顾公平又注重可信度。(人民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7-8 22:45 , Processed in 0.05480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