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考生物学科的备考中,同学们普遍反映生物知识太散,太乱,不知如何梳理;很多知识在课本中都能找到,放在题目中就是想不到……”安庆一中王静老师说,同学们反映的问题实质在于对生物知识理解不到位,忽视了知识点间的联系。该如何解决?
【物理】
仔细读题吃透基础概念
“高考物理学科的难点在于题目的综合性,在解答题目时,需要运用数学的一些知识,比如函数和图像等。解决物理问题,实际上就是将物理问题转化为符合物理规律的数学问题,这里的关键是怎样用物理方程表示相应的物理过程。”安庆一中陈垚老师说,很多同学成绩之所以偏低,是因为对物理公式的理解不到位。
陈垚老师表示,只有全面正确理解把握物理基础概念,才能正确理解物理规律、公式、定理等存在的必要条件及适用范围,从而在解题过程中更好地运用这些基础物理知识解决高考物理题目。通过历年高考试题分析也可发现,很多时候同学们错题的原因并非是题目太难,而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正确,记忆模糊,对基础物理概念未吃透,因而没能理清解题思路。
“形成自己的物理知识框架很重要,当复习到某一个专题时,应该要考虑这个专题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都有哪些经典题型,什么知识点比较容易让人混淆,如果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模棱两可,那就需要再次回归课本,同学们要始终记住课本是高考命题之源,也是高考复习的根本。”陈垚老师说。
对解题技巧,陈垚老师也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他建议同学们要仔细读题、巧妙审题,要能够从物理试题中找到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一般来说,对于较简单或一般难度的试题应阅读两遍。对于题干较长、信息量较大的综合试题,审题应分三步:先粗读,再细读,三选读,进而挖掘出隐含条件,找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高考物理答题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规范书写解题步骤,利用最简洁的物理语言去表达解题的思路,切记不要直接使用各类二级结论来直接解决物理大题。建议同学们在做物理题的时候要限时训练,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题。
【化学】
归纳常丢分的知识点
对于高考化学冲刺阶段的备考复习,安庆一中潘丹丹老师认为,教材是考试说明的具体体现,考生复习时必须扫清课本中每一个角落(包括课后习题),切莫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另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同学们要对基本实验仪器、基本实验操作进行深入系统地复习。关注课本中每一个实验,能在脑海中回忆出所有实验的装置、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操作要领以及误差分析等,同时通过课本中探究型实验的引导,掌握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潘丹丹老师建议,广大考生要强化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化学反应转化率的计算;电离平衡常数的相关计算;理解溶度积的含义,能进行相关计算等等。高考化学试题的计算往往会与反应原理深度融合,注重对概念的理解和化学思维方法的考查,纯数字运算会淡化。
高考化学题中无论难易、无论题型,涉及的都是课本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但纯粹的知识性的题目已经逐渐减少,取而代之更多的是知识应用性的题目,把课本的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工艺流程、社会热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联系起来,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是高考化学的命题方向。这就要求考生要真正理解基础知识,并且对已有知识具有创新和迁移能力,具有灵活、开放的解题思路,全面提升思维能力。
“同学们要善于总结归纳历次化学考试中常丢分的地方,作为警示,引起重视。从平时做起,向规范要分。审题不慎、急于求成、考虑不周,是考生解题失误的通病。”潘丹丹老师说,在复习过程中要养成仔细、冷静审题的习惯,找出题干设问的关键,不受思维定势的干扰,更好地理解命题意图。必要时进行错题纠正训练,在知错、纠错过程中达到规范化训练的目的,努力提高考场的应试能力。
【生物】
回归教材关注社会热点
同学们可借助思维导图建立大、小专题。大专题,如细胞代谢、遗传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学等,帮助自己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小专题,归纳整理与某知识点相关的、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的内容,加深理解与记忆,实现知识的有效整合。
生物试题常以最新科学实验为试题背景,王静老师建议,考生要多多关注相关社会热点,熟悉情景,体会应用,但解题时不可过多被题干中情景的外表所迷惑,它只是命题的切入点,知识点仍在《考试说明》的考点中,具体解决的方法则应溯根求源,从教材中寻找。教材是高考命题的蓝本和学生解题的依据,考生应充分回归教材,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提炼梳理、归类、对比,将隐藏在内容中的规律、原理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出来,构建知识体系。
如何回归教材?王静老师认为,考生可精读正文中描述事实性知识的术语、数字和符号;关注经典实验及其研究的方法;熟记表述概念、原理、理论观点的主题词;充分利用教材中辅助正文的学习资料,如:图解、表格、小资料、旁栏思考、与生活中的联系、技能训练等,加深对主干知识的理解。
另外,考生在进行生物学科试题训练时要牢记答题常识,避免低级失分,掌握表达技巧,做到规范答题。在规定区域内指定位置答题,不可越位与错位;按格式书写,如实验题按照要求书写实验思路、结果及结论,节省阅卷老师寻找关键词的时间;核心概念与结构名称,要注意记忆的准确性,不可写错字与别字。
考生在描述原理时,应避免口语化;答题要切中要害,答出关键点。平时要培养简明扼要表达观点的能力,可将所写答案与参考答案进行对比,找出欠缺。(安庆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