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资讯] 【能工巧匠风采】妙手匠心塑陶韵

[复制链接]

帖子
3933
威望
10 点
红花
1013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木子心 发表于 2019-8-6 10: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柱陶瓷有限公司的手艺人叶成周,与泥巴打交道已经有69年,凭借着对陶土艺术的痴迷,他在陶艺制作上勾勒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
  虽然已经是古来稀的年龄了,但叶成周依然精神十足。“我9岁的时候开始学窑,痘姆那时候大大小小的私人窑厂有20多座,周边老百姓家里用的坛罐盆碗十有八九都出自痘姆。我跟着师傅金胜庭从小的泥碗做起,5年后才出师。”这时恰逢1956年,他成为了陶瓷厂一名真正的工人。叶成周清楚的记得,他那时的工资一个月有30多块钱,而当时年轻的干部工资才8块钱。
  让叶成周真正觉得有甜头的是1982年分田到户,很多人都羡慕他“半工半农”的身份,窑厂上班之余,还能种田种庄稼。既是庄稼佬又是手艺人的他,在1984年盖起了自家的红砖房子,让周边很多人羡慕不已。勤劳的叶成周长期顶着星星出门,踏着月光回家。然而,上世纪90年代的一天,红星村的一个青年去外面打工带回来1万块钱轰动了整个村。而此时,在窑厂制坯的叶成周每天的工钱是1块2毛。工业制陶的普及还有众多替代品的出现,令手工制陶市场一落千丈,很多手艺人都出去打工了,叶成周没有和其他人一样改行去外地打工“孩子也大了,他们出去闯就行了。我也快有50岁了,守着自己的泥巴手艺和农田过日子就行了。”
  叶成周也没有料想到自己的手艺会有大放异彩的一天。2013年,从事电器生意的程柏全接手了效益每况愈下的天柱陶瓷有限公司。他潜心记录古陶文图影像资料、建非遗网站,并免费开放展示馆,开展陶艺体验,实施研、学、游等项目,试图将痘姆古陶技艺按照“产业化”方向发展,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2015年,天柱陶瓷公司被省文化厅认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正是这一年,公司已有制陶技术员40余人的规模,新增县级技术传承人10人。而让天柱陶瓷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黄承红最感觉惊奇的是“叶老制作的土坯子,全靠手感,可出窑成品率极高。”在叶成周的指导下,古陶艺人巧妙运用省级“痘姆陶器手工制作技艺”和市级“痘姆龙窑柴烧技艺”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技艺,开发出了数百款旅游工艺品。先后获得“2016安徽旅游必购商品”“安徽省第三届陶瓷艺术精品展金奖和银奖”“2018年安徽旅游商品研发设计大赛铜奖”“2018安徽省百佳文创旅游商品”称号。
  在“2018首届中国潜山•痘姆古陶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上,叶成周与来自美国、英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名艺术家同台竞技,以精湛的专业技能赢得了艺术家们高度称赞。
  一块普通的黄泥巴,在旋转的底座上经过拉坯、定型,一个陶壶、茶碗跃然而出。千年古陶承载着辉煌的历史。泥本无形,可叶成周用坚守和热爱让泥韵留香,他骨子里镌刻着对“精益求精”的匠心追求。他无愧于“潜山市能工巧匠”的称号!(潜山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11-16 05:30 , Processed in 0.046756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