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是一道土得掉渣的农家菜,却被外婆弄成了她开的食府招牌菜的一种,每次端上桌,就被客人一抢而空。弯子不绕,请欣赏“生产流程”——
青丶红辣椒适量,土椒最好,泡椒也可,外婆指着我:只不要像你脸皮这么厚都行。否则,下锅出水太多。将两种辣椒剁碎,不能太大,也不要太小,拇指甲差不多大吧。不然,做出来既不好吃,也不好看。这是本菜的主角。
配角上场:弄个大点碗,倒些红薯粉,用适量清水,调成糊状。浓度你去摸索吧!外婆也说了,只不要太稀,弄得像养鱼似的。
再将青红椒碎,推入糊中。用筷子搅拌均匀,让主、配角亲密无间,“合作愉快。”下面看重头戏了:
铁锅上火,倒入菜籽油。这油香气足,味道亲民。待油温升高,炼去水份后,将大碗里的糊状物,一股脑倒入,用锅铲拨弄开,摊平,慢慢的把它弄成一个厚薄均匀丶圆圆的饼状。两面翻身几次,煎成金黄色,外层带点壳儿,就差不多了。这时,操作是愉快的,因为你的鼻孔在充分地享受着辣香味了!
锅铲将饼“托”起来,放在菜板上,用刀子从圆心向边沿呈发散状等分,出现十来个三角形,这为了吃起来方便些,免得拉拉扯扯,不成体统。好了,再将之整理摆放入盘吧。
动筷之前,你可以眯眼观赏一下:油亮亮的粉饼中,含蓄着许多红红的、绿绿的碎丁,你想到了什么呢?太阳,向日葵,或者是一副梵高的抽象画?
这道菜看似简单,外婆说其中也是有学问的:辣椒的“火猛,”芋粉的“平和,”二者结合一起,就是“中庸之道”了。吃起来,椒的香辣,粉的细润,壳的油脆,真的让人大饱口福,直呼过瘾!
这不就是过去农村的炒辣椒渣么?现在,外婆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了:油煎双椒碎。
红红火火的年代,品尝着这道红红火火的菜,谁的心里,不都是热乎乎的……
(本文作者系潜山市古月教育培训学校作文班学生 天柱山中心小学601班 黄赈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