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长春湖畔

[复制链接]

帖子
5283
威望
0 点
红花
1318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曲辕犁 发表于 2020-3-25 15: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曲辕犁 于 2020-3-25 15:17 编辑
  踏上长春湖堤坝的时候,暖阳迎了过来,热情地轻抚着我们的脸颊。微风也了迎过来,又在耳旁轻轻滑过,似古代闺房里走来的女子温婉轻柔,欲语还羞;湖面极其平静,平静得没有一丝微澜,像一面镜子映出眼前的一切,也映照着我的内心。
图片1.png
  湖的两边,群山蓊郁连绵,轮廓清晰可见;白云悠悠然飘浮在半空,似坠不坠,也是出奇的静;湖心亭怡然静立,仿佛时间静止,时光凝固;唯有几只小鸟在堤岸杨柳树的柳条间穿来跳去,或柳枝在湖面上轻点出串串涟漪,水波在阳光的折射下闪出安静平和的春色来。
  转身,一望无际的金黄色扎进双眼,这是人间的四月天!黄土岭一片一片的油菜花开,如痴如醉,肆意地向四周蔓延成金色海洋。点缀其中的白色墙壁的房舍,就是花海中泛起的浪花,一朵朵一簇簇,远近不同,像天上的星星闪烁着;一篷篷绿色的树,又像花海里旋起来的水窝,连续不断;柏油马路蜿蜒在金色的花海之中,似蛟龙出海,如游龙戏水,蔚为壮观;微风裹挟着花的香味,飘忽不定,浅吟低唱,引来蜂蝶飞舞,自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景致。
  风,鼓起勇气吹。风在诉说着什么?
  风的诉说,似乎与这一切有关,又似乎与这一切无关。
  立在大坝边缘远远地看着。远眺,凝视。就在长春湖堤坝的右前方,那里有我的两位亲人永远埋葬在那里,寡居的大姨母与姨母的女儿华表姐。怀念。逝去的亲人哽咽了我的思绪,心一下子沉重起来,眼角也随之湿润。转念,再看看那遍地的油菜花,那金晃晃的花海,想必她们也会喜欢这一片金色的海洋,因为这又是一个丰收年,怎不喜呢?
  就在这长春湖堤坝脚下的南面,文学大师张恨水的故居就矗立在那儿。那幢坐北朝南、四水归堂式的8间瓦屋被修葺一新。虽然粉墙小瓦,一脊二坡,三举架的格式重复着过去的岁月,但古朴典雅的回廊小院里游客的脚印早将时光覆盖,“黄土书屋”里再也没有了那个叫心远的孩子读书的身影,唯有门前的池塘依旧清明澄澈,池塘边的菜畦一如既往的绿意盎然。
图片2.png
  当我推开那道厚重的大门,跨过高高的门槛时,心里一阵激动,也一阵酸楚……年少的张恨水逃婚了,不仅逃了婚,还成就了一番事业,成了报界、文学界的巨匠,为文坛与报界创下了不朽的功绩,可他的夫人徐文淑自跨进那道门槛后,却再也没有跨出那道高高的门槛,承载着封建社会给予的精神枷锁,守候着一份永远的孤清与落寞。
图片4.png
  也许是因有大姨母与徐文淑这些默默守候、痴情以待的男女,黄土岭这样的穷乡黑土更让人有了依恋的源泉,有了苦苦相依的情结,当年的文学大师张恨水逃婚后依然没有休妻,想必也是这个原因吧?我不知道后来的他是怎样的家乡情结,但我从亦师亦友的徐迅笔下,看出他对这一方土地的眷恋,他和张恨水有着同一个故乡。在他写的那篇《阳光照的最多的地方》中,我看到了他那背靠着红砖土墙,穿着深色棉衣的老父在阳光下取暖的样子。喊一声父亲,父亲脸上立刻阳光灿烂。这是他的眷恋,这是他在遥远处的怀念。从他的《半堵墙》中看到他辛苦负重的母亲的身影,看到了我大姨母曾经的模样,还有那些在困苦中走来,艰辛劳作的女人的身影,她们佝偻着身躯,不知疲倦地劳作着。
  想到这些,发觉自己与这片土地有着不可言语的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结,亦或是绿叶对根的向往吧?
  迎着风,我梳理了一下被风吹散的头发。远处马路上的车辆,行色匆匆。朋友说,你在想什么呢?我无法回答,我们只是沿着这台阶下去,走到那片花海中,奔赴那片灿烂!
作者:张玲 余翀园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4-5-4 03:54 , Processed in 0.046145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