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摸索,种出再生稻“吨粮田”

[复制链接]

帖子
5283
威望
0 点
红花
1322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曲辕犁 发表于 2020-4-9 15: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2日一大早,在望江县太慈镇郭河村清河家庭农场里,机器正在稻田里进行翻耕作业。
  “3月中旬开始育秧,之后又是几场连阴雨,今天天睛了,赶紧把田翻耕,为插秧做准备。”王功清说,目前已经耕好三分之一,接下来两三天就能全部完成。
  在稻田旁边的仓库里,经过工厂化育秧的数百盘稻种正静静发芽,生长。
  王功清是望江县太慈镇种粮大户,正在翻耕的600亩稻田即将种下再生稻。与其他稻种品种不同,这种再生稻春季种下,8月份收割后,无需再次翻耕播种,可再长出一季晚稻。一种两收的再生稻在主推双季稻的当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望江县2019年再生稻种植面积为5000亩,今年将达到10000亩。
  但新的品种,种植方法、技术同样需要更新。2012年,作为望江首批种植再生稻的种粮大户之一,王功清便开始摸索种植方法。
  第一年,由于是试验种植,三天两头有专家来农场查看,经过专家的指导,加上自身的勤奋,王功清10亩再生稻获得了大丰收,亩产高达1250公斤。不仅产量高,再生稻还有省化肥、省农药、省人工的优势。尝到了甜头,王功清打算接着种。
  “当年也有别人种,但是效果不好,于是第二年就放弃了,但是我第一年亩产就创造了奇迹,于是第二年我又种了。”王功清说。
  有了第一年的经验,王功清信心满满。更换了新品种稻种后,接着种上了再生稻。但接下来的几年,亩产却不如第一年,到2015年,又因为栽种晚了几天,正处灌浆期的稻谷吹上了寒露风,稻子大部分成了秕谷,最后亩产仅150公斤。
  吃了大亏的王功清并没有气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更新技术,把田间管理精细化做到每一个环节。
  再生稻生育期长,所以最关键的第一步就是除草,在开耕前,就把田里的老草全部除掉;水浆太硬,发苗困难,太软,第一批收割时机器履带又容易将稻桩压死;收割高度不能低于25公分,第一次收割时间不能晚于8月25日;……
  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2019年,王功清600亩再生稻第一季亩产700公斤,第二季亩产450公斤,两季稻加起来,亩产达到1150公斤,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吨粮田”。
  王功清将再生稻种出了“吨粮田”,成为很多种粮大户眼中的“大师”,不少同样种植再生稻的大户都来向他取经。“4月份苗子刚栽下去怎么就出草了呢?8月份收割怎么就把稻桩压泥里去了?”……王功清一一解答,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倾囊相授。在他的带动下,太慈镇再生稻种植面积已达2000亩。
  “如果接下来的天气好,秧苗发育也很好的话,我准备扩大种植面积,把去年种黄豆的200亩改种上再生稻。”站在雨后初晴的春日田头,王功清满怀信心。
  (来源:安庆新闻网 记者 常艳)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7-13 14:35 , Processed in 0.04549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