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低吟浅唱 于 2020-5-13 09:39 编辑
70年代的我 ----我那清冷的童年 只要是熟识我的人大抵都知道我是70年代的独生女,一看到“独生女”这个当今社会非常受宠的名词,估计多数同龄人都会艳羡不已吧。 但实际上我的童年异常孤独,因为我的妈妈年轻的时候是一名裁缝,一天到晚起早贪黑到人家帮人做衣服,留下年幼的我和家里的一只老狗几只家禽为伴。我常常看着老家斜对面那条弯路的尽头发呆,每天傍晚只要看见妈妈的身影跳入眼帘,我立马就像一尊雕像活过来了一般,转身飞奔到门口去迎接,那一刻的欢欣鼓舞到现在还刻骨铭心!那种等待的无助和孤寂至今还让人心有余悸! 记忆中父亲很少在家,那个时候的父亲白天在外开拖拉机揽活,试想那个年代有多少人愿意花钱用拖拉机拉货呢!绝大多数人都是靠肩挑背驮而舍不得花那钱,生意不好是必然的了,但是为了生计也必须在外面奔波,早出晚归是常态。所以每天晚上妈妈回家后去给猪喂食都是让我陪她,夜黑风高冷风一吹不禁让人脖子发凉,很大概率的时候还有猫头鹰“恐怖”的叫声,第一次从妈妈口中得知这世上竟然还有“gui叫”,让我不禁两腿发软抓狂到欲哭无泪。 这样的日子维持了一段时间,后来不知道是父亲还是母亲带回来一些花种在院子里,记忆里有一种花迎着朝阳开放,陪伴了一天后随着夕阳一起收起了笑脸,这种为太阳而生的花常常让我感到生命的神奇!还有一种乡下管它们叫“十样景”的花我也甚是喜欢,因为它们真的有好多种颜色,有粉色、大红色、紫色。。。。。每一株都美不胜收。当之无愧这“十样景”的美称!还有最常见的“指甲花”,朴素而又旺盛,蓬蓬勃勃一大片,连洒满一地的落红都成了景色,它的种子只要用手轻轻一碰便“啪”的一声轻巧地炸开,就这样轻轻松松为来年的生长埋下了伏笔!这些花儿就像一个个可爱的精灵,美丽而又鲜活!我的日子也随之灵动起来,时常给花儿们锄草、浇水、施肥,有了它们的陪伴我不再感到孤单,我的心也跟着阳光明媚起来!
再后来的后来,二叔家的妹妹也长大了,可以跟我一起玩耍,我俩时常在我家的后门口“搭锅”,日子过得更加真实而具体,连“炒菜”都有不少新花样。可是好景不长,记得有一次我和妹妹一起在家里玩耍,突然看见一只老鼠从我们面前经过,于是我灵机一动英勇无比地对妹妹说不如把这老鼠逮住给你家猫吃,那时候如果猫能吃上一只老鼠实属大餐了,妹妹欣然同意。于是经过“围追堵截”我们终于成功地用烧火钳夹住了老鼠,这好不容易得来的“战利品”自然是犒劳了妹妹家的猫,我还以为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可是傍晚时分,突然传来了二妈(婶)的惊叫声,“猫出事了”!还隐约听见二妈问妹妹给猫吃了什么,那一刻我吓得够呛不明所以,于是我硬着头皮鼓足勇气如实说出了事情的经过,原来那只老鼠是刚吃了老鼠药才能让我们顺利逮住,那么小的我们哪里懂得这些。虽然二妈没有责怪我可是我却吓得不敢回家,真心怕挨打,独自躲在家门前的小河埂下久久哭泣,听到妈妈的责骂和呼唤却不敢应声。。。。。。我的童年似乎一下子就这样戛然而止了,我也一下子就长大了! 此后再无闯祸,除了上学就是无休止地跟在父母后面劳作,“洋辣子”和蚂蟥是我最怕的,但还是得“大宝天天见”,除了一身汗臭的记忆基本无甚可写。后来上了离家远必须住校的初高中和师范后,基本都是寒暑假和农忙假期帮忙干活了,煮饭炒菜那是小意思,还要和父母一起给各类庄稼锄草、翻红薯藤、砍柴等等,基本成了一个会做事的能手,而且我干活的速度比父亲还快,因为我想把事情早点干完,但是农活永远也干不完,就这样日复一日永不停歇。
那个年代的独生女就是这样,没有享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反而小小肩膀承受了更多的责任和担当,因为父母没有其他的孩子可以指望。借用最近网络特火的一首歌《少年》结束我的童年篇,“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眼前这个少年还是最初那张脸,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世界虽然多苦难,但只愿你我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