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自测:心脏好不好,“一捏”“二看”“三摸”就知道!
如果按一个人心脏平均每分钟跳70次、寿命70岁计算的话,心脏每天跳动10万次左右,一生要跳近26亿次。
你想知道自己的心脏“好不好”吗?一个小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简单的自测心脏功能。

一个小测试,自测心脏是否健康
第一步:找一个平坦而舒适的地方坐下,静坐5分钟;用自己的右手指搭在左手腕部,自测一下自己的脉搏每分钟跳动多少下,记录为A;
第二步:自然站在地面,连续做20个鞠躬的动作,一点要保持虔诚的90度弯腰,不可以偷懒,做完后马上第二次测量自己的脉搏数,记录为B;
第三步:原地休息1分钟,第三次测量脉搏数,记录为C;
第四步:按照(A+A+C+200)/10=?来计算出数值,你的心脏健康与否就在你计算出来的数字中。

结果:
如果小于3,说明你的心脏确实非常好。
如果小于6,那就是很不错。
如果小于9,则代表一般了,你对心脏的健康关注不全面,要改正。
如果超过10,很抱歉,你的心脏健康堪忧,最好去检查看看。
如果觉得以上小测试比较麻烦,或者目前不方便进行测试,那么也可以试试心“一捏”“二看”“三摸”的方法,来判断你的心脏好不好!

一捏:捏脚踝
我们的脚踝分布着淋巴管、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是脚部与人体血液流动的重要关口,流经静脉回心血液。
当心脏不能好好工作时,静脉血液不能顺利回流,引起静脉内压力升高,体液漏出进入组织间隙,表现为下肢水肿,尤其是脚踝水肿症状。
检测方法:手指按压脚踝或小腿,手指松开后按压部位呈凹陷状,通常不能立即恢复。出现这种情况时,须及时就医做下肢超声检查。

二看:看鼻梁根、看拇指根
鼻梁根部,也就是两个内眼角的中间, 有很多人在这个地方会有一根横纹,还有的会出现一条青筋,我们称它鼻褶心征。
一般小孩子,可能是一些内寒或者是肠胃淤滞, 如果是大人出现这个问题,一般多是心脏的问题。

拇指的指根处这个地方,如果出现一两条青色的血管。这个东西如果出现很明显的话,一般代表可能是心脏的一些问题,要抓紧去看医生。

三摸:摸脖子、手腕、肚子
摸脖子,看粗细
研究显示,脖子越粗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大。
一般情况下,如果男性颈围超过39 厘米,女性颈围超过35厘米,就说明脖子较粗。
方法:将皮尺水平置于颈后第七颈椎上缘(低头时摸到的颈后最突起处),至前面的喉结下方,完成测量。

摸手腕、看脉搏
大部分人来说,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的脉搏跳动频率应该在60~90次/分钟,跳动均匀且节律一致。而跳动太快或太慢都可能是一些心脏疾病的征兆。
方法:平躺静歇3分钟,伸开左臂或右臂,将另外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搭按在伸开手臂的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手臂与手腕关节内侧连接处),保持正常均匀呼吸,计数1分钟。
如脉搏跳动均匀,且频率维持在正常水平,说明心脏情况基本正常。反之,如果脉搏跳动不均匀,或跳动频率高于低于平均正常范围,则需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就医。

摸肚子、看腰围
肚子大的人在医学上称为“中心性肥胖”,这种类型的肥胖容易导致人体脂质代谢紊乱,加大心脏病的风险。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明确规定,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腰围超标。
做法:挺直站立,两脚呈25cm至30cm左右的距离分开。将皮尺沿测量点(髂骨上脊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水平环绕腰部一周,读出数据即可。注意要应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呼吸保持平稳。如果收复或者运动幅度过大,均会对测量结果造成误差。

养护心脏,谨记“五多”饮食
一:多蔬果
菠菜、韭菜、芹菜等蔬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尤其芹菜,对血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胡萝卜、西红柿等富含胡萝卜素,有助于缓解动脉硬化。
苹果中的纤维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每天吃1个,可促进胆汁酸的排泄。

二:多谷物
日常应多吃谷物,包括全麦粉、燕麦、糙米、大麦、玉米、荞麦和小米等。
全谷物不但可以防止身体吸收胆固醇,还可以降低甘油三酯,这两者升得过高都对心脏不利。

三:多菌类
每天吃点黑木耳,其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对降低血黏度、血胆固醇有良好效果。
还要适当多吃香菇,因为香菇中含有腺嘌呤,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四:多鱼类
鱼肉鲜嫩好咀嚼,每周至少吃一次鲑鱼,可使老年人心脏病死亡率下降44%,女性每月吃1到3次鱼,可使中风几率减少7%,每周吃5次鱼,可减少中风几率50%。
因此我们日常饮食中,一定要多吃鱼,尤其是深海鱼。

五: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心脏健康,大量实验证明,饮食中omega-3脂肪酸摄入过少、omega-6摄入脂肪酸过多,两者失衡是诱发、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现在缺乏最严重的脂肪酸,很多实验得出omega-3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从而可以降三高,预防心血管疾病。
苏麻油、胡麻仁油、核桃油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用油,日常做菜的时候,可以淋上一些这样的食用油,或者凉拌菜食用,对预防癌症,清除血液垃圾、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益。

养护心脏小动作,每天做一做
一:转脚踝
做做踝关节运动,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回心血量,保护心脏。具体方法是:
1)站立旋踝,一脚站立,另一只脚旋转画圈,双脚交替进行,每次10分钟左右。
2)交替踮脚,两脚脚尖前1/3脚掌着地,其余2/3悬空站立,踮起脚尖,放下,重复20次。
3)需要注意的是,活动脚踝时切忌用力过大、过猛,以防踝关节软组织损伤。

二:扩胸
扩胸动作可以舒长心肺血管,提高心肺供血氧的能力,两手放松下垂,然后握空拳,屈付抬起,提肩向后扩胸,最后放松还原。

三:踮脚
两脚脚尖前1/3着地,其余2/3悬空站立,踮起脚尖,放下;再踮起,再放下,重复10次。
踮脚能对小腿肌肉产生收缩、挤压的效果,每次所推挤出来的血液量,大概相当于心脏每次跳动所排出的血液量,而让下肢血液的回流更为顺畅,让人们气血饱满。

平底鞋做此动作,赤脚更佳。先做几个深呼吸让身体稳定下来,然后吸气踮脚,呼气时脚回落。
此外,散步锻炼时也可以踮起脚尖走走,不但可以锻炼小腿屈肌,还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
需要注意的是,活动脚踝时速度不可太快,切忌用力过大、过猛,以防踝关节软组织损伤。
四:伸懒腰
古人养生十大要诀中很重要的一条:“常伸懒腰乃古训,消疲养血又养心。”可见古人对伸懒腰也还很热衷的。
懒腰,集深呼吸、扩胸、展腰、举臂、绷腿等动作于一身,可通畅血脉、活络筋骨,有意地伸上几个懒腰,可以令全身舒爽、精神充裕。即使身体本身并未感觉疲劳,伸上几个懒腰也会让人神清气爽。

伸懒腰,简单易行,各年龄段都适宜。
在繁重的劳动或久坐、久卧之余,尤其是长时间办公的间隙舒服地伸上几个懒腰,不仅消除了疲劳,还可塑身、减肥,效果良好,轻轻松松便能收获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