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 清代知县的文物保护工作记录 ——重修胭脂井亭碑记

[复制链接]

帖子
5283
威望
0 点
红花
1322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曲辕犁 发表于 2020-6-23 15: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13449073770780_new.jpg
重修胭脂井碑记拓片
  古人会不会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这不,咱这块碑就是证明。
  让我们将时光倒回到1800多年前的潜山,当时这里有两位远近闻名的美女:大乔、小乔。这两位,可能小学生也不会陌生吧……咳咳,因此必须郑重提醒一下:大乔不是辅助,小乔也不是法师,正如李白不是刺客……
  游戏源于演义,演义源于正史,正史《三国志》……就那么一句话:“从攻皖,拔之。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就算加上裴松之注,也不过是多了段孙策和周瑜的对话:“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这两位连个姓名都没有留下,得亏是美女,不然“大桥”这样的称呼,怕是只有搞工程的同学才会觉得亲切吧。
  就是这两位人名都没留下的名人,在这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不断为文人墨客所惦记着呢。
  三国时代过去了差不多六百年,因为“春风十里”在二十一世纪又火了一把的大诗人杜牧,在野外看到一些破铜烂铁旧兵器,就能想到这两位美女,着实不愧是“大情圣”。不错,就是那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又过了差不多四百年,罗贯中大约是受了那位“大情圣”的启发,替曹操安排了一个“当娶二乔,置之台上,以娱暮年”的愿望。杜牧的诗毕竟是文人圈子的事情,在不用“全文背诵”的时代,大多数老百姓是看不到诗人所夹带的私货的。《三国演义》可就厉害了,街知巷闻的流传度,让一代枭雄把“人妻控”的黑锅背得稳稳的,甩都甩不掉。
  再过了差不多五百年,又有人想起了“二乔”。这一次,是来自家乡的思念。咱们这块刻有《重修胭脂井亭记》的石碑该出场了。
  作为“二乔”故里,潜山有诸多与她们有关的遗迹,诸如和本文物息息相关的胭脂井。这井就在乔公的祖宅边上,由于“二乔”常常在井边化妆,大约是卸妆时一些残脂剩粉落入井中,让这井水多了许多脂粉气,粉红粉红的,因此得名。
  虽然以现代人的视角去重新解构“二乔”的故事,会看到并不那么美好的可能性,但多数人还是愿意怀着最大的善意去揣测这两段爱情的。毕竟,她们的夫婿可是“美姿颜”的孙策和“长壮有姿貌”的周瑜啊,用现在的话说,那是有颜有型有实力,必然是无数少女心中的偶像。
  所以,后来人们在胭脂井上建亭,既是保护,也是纪念,是来自家乡人的善意和尊重。
  清光绪七年秋八月,当时的潜山知县陈慎容很重视这种文化的延续,便想着开展一次文物保护修缮工作,重修胭脂井上的秀英亭。修完后,他还特意撰文留下记录,便是这方重修胭脂井亭碑记。
  从碑文看,这位知县闲暇之余“披图史”“出郭北”寻访乔公故址,找到乔公墓、胭脂井。找到时,这井已经枯了,亭也倒掉了。知县不仅安排重修了亭子,还把井也疏浚了,让粉红色的井水又回来了!这位知县的文物保护意识还不止如此,他还仔细研究了一下“建康元年二月”字样的石井阑,并记录了下来。这可是大功一件,建康元年是公元144年,说明这井的确是有年头了。
  正如现在的文物工作者讨论过去的知县一样,知县也在碑文了讨论过去的乔公,一系列的考证,还颇为严谨。可见这位知县也是一个爱文物、爱历史的官员。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位知县修的秀英亭,肯定是见不着了。不过,要说这新时代的人们还是幸运的,当下的胭脂井可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亮眼呢!因为2017年,潜山首个综合性市民公园“二乔公园”正式免费开放,而身处其中的胭脂井自然是这座公园的灵魂。
  专家说文物
  “此碑为汉白玉质地。高52厘米,宽89厘米,厚12厘米,阴刻全文楷体25列,共计472字。”潜山市博物馆副馆长李騊介绍说,此碑外表平淡无奇,特别是在地表文物众多的潜山大地并没有任何特色,但是仔细阅读碑文后,不仅对研究三国时期的潜山人文地表和印证传说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就前人对于历史问题的考证以及当时政府对于文物古迹保护修缮的力度都具有一定的参考研究价值。
  (来源:安庆新闻网  记者 何飞 通讯员 朱礼普)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7 14:02 , Processed in 0.061160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