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 露天电影

[复制链接]

帖子
5283
威望
0 点
红花
1318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曲辕犁 发表于 2020-6-30 08: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露天电影
       原创  文/徐有三
  “想念那没有围墙的影院,几代人迷恋的精神家园。翻过几座山,看场电影胜过美味大餐……”一首歌把我带回到三十年前看露天电影的欣喜里。
黄俊英摄1.jpg
图片摄影/黄俊英
  那时候,小山村里能看上电影的机会并不多,所以每一场我们都不会轻易错过。放映员是乡里工作人员,高高大大的,听说是退伍兵,参加过对越反击战,钻过猫耳洞。他不论冬夏都戴着镶有五角星的黄军帽,有几分英气。那时候我们都羡慕他的工作,轻松、体面、有趣。
  要放电影了,村文书提前一天下发通知。通知是写在一张复写纸上的,带着浓浓的油墨香。文书将通知交给学校,学校交给各生产队学生代表,学生代表交给本队队长,队长在人口集中的田间地头大嗓门播报:“明天晚上大队部看电影喽!”于是人传人,家家户户便都知晓了。
  更多时候,我们同学知道放电影的消息要早于这个时间。学校有位学生是村书记女儿,被我们奉若女王的。她近水楼台,关于放电影的事情提前一周左右她便知道了。当她在班上无比傲慢且神气十足地宣布此消息后,教室里便炸开了锅;很快关于电影的话题像一股热浪席卷整个校园。
  我们一群少年在等待看电影的日子里,个个心花怒放,像迎候重大节日的来临。空气中飘荡着甜蜜的味道,风也温柔云也妖娆,大人吆喝着去干活的声音听起来不再刺耳。
黄俊英摄2.jpg
图片摄影(黄俊英)
  好客的大人差孩子们去接外村的亲戚过来看电影了。被邀请的不外乎外婆家的、新结的亲家佬,那可是荣尚的礼遇。
  放电影的那天傍晚,家家炊烟早早升起,草草吃过晚饭,全家老小锁好门、扛着条凳,匆匆赶往大队部放映场去占领最佳位置。孩子们一路蹦蹦跳跳,唱着歌谣,快活的像是去亲戚家做客。
  难得享受一场电影,有人家把平日不舍得吃的瓜子、蚕豆炒一锅装上,有男人特地跑商店买包烟揣着。见到熟人,一把吃食或者一根烟奉上,然后坐一起家长里短、桑麻年成,无所不聊。电影开场前人声鼎沸,喜气洋洋。
黄俊英摄3.jpg
潜山女子放映队 (黄俊英)
  放映场设在大队部旁边,小山脚下。借助小山缓缓的斜坡,好几百人同时观看影片而不会造成前面人挡住后面人视线的现象。
  现成的戏台,绑上两根竹竿,拉一块白色幕布,等到放映员调试好机器,热热闹闹的场地顿时安静下来。
  戏台,有一人多高,台面宽敞,同时供十个人唱念做打也绰绰有余。这戏台是文革期间由村里两位“四类分子”日连夜挑黄土垒起来的,母亲说这其中一位是我小舅,另一位是村里老中医。我的小舅,当年村小校长兼高年级语文数学老师,村小唯一科班出身的,解放初年从桐城师范毕业。在我幼年记忆里,小舅文质彬彬、瘦弱,儒雅、有才华,写得一手好文好字,上门求红白喜事对联、春联、给远方亲友写信的等等络绎不绝。何为四类分子?好像与读书多有关,那时母亲没有和我说太多,像是有什么顾忌。因为小舅是我崇拜的长辈,少不更事的我一厢情愿地认为“四类分子”是了不起的称号,颇引以为豪。没等我有幸成为小舅的高年级学生,他便因为身体原因被迫离开了深爱他的学生和他热爱的学校,几年后病故了。这之后每每看电影时,高高的戏台都会让我内心有一阵子难以平静。想起我的小舅,五味杂陈。
  看电影的时候,总有几个娃围着戏台,对放映员一点点捋胶带感兴趣,忍不住探身要看个究竟,这时幕布上投影出他们大大的脑袋,吓得赶紧缩回头。有的跑到幕布背面看,发现除了字幕是反向的外,一切正常,小小娃百思不得其解。小小娃对未知事物总是好奇的,露天电影为小小娃开启了一扇小小窗。伏窗凝思,小小娃的童年插上了翅膀,飞出了小小山村。
  电影散场的时候,山上山下都是唤人的声音;随着如豆的电筒光、橘红色的马灯光渐渐稀疏,便有了大人找不到孩子生气叫骂的声音,孩子找不到大人哭嚎的声音,错杂纷繁。
黄俊英摄4.jpg
图片摄影(黄俊英)
  有一次放映《射雕英雄传》,有几个男孩看到中途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心,从人堆里钻出来,在山上找一块平地,唱着铿锵主题曲“你是风沙的怒吼,你是断崖的坚守……”,模仿银幕上郭靖练降龙十八掌功夫。一招一式,煞有介事:左腿微屈、右臂内弯,右掌划圆,呼的一声向外推去。之后一连多日有男孩的地方就有“嘿哈”、“哼呵”练功的声音;有人练到走火的感觉,便开始上房揭瓦,于是遭到大人们断喝:“作死的鬼,下来!”
  乡政府免费送电影下乡,每年各村能轮上一两次,当然都会附带一件大事要在电影开场前交代,相当于借放电影之机把村民集中起来召开一次村民大会。
  记得有一次放电影就是为了宣传封山育林的重要性,因为那段时间偷树的案子时有发生。乡干部在电影开场前说了几句大实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树,生时摇篮死后棺材……”尽管大炼钢铁时代过去了二十多年,但因为贫乡瘠壤,新栽的又是成材慢的松树,所以森林覆盖率一时上不去;可是农人想盖个牛栏猪圈的,向村里递上伐几棵树的申请如果不被批准的话,便铤而走险——偷。
黄俊英摄5.jpg
图片摄影(黄俊英)
  那些年,计划生育抓得紧,可许多人家不生男孩不罢休,东躲西藏,上面除了罚款束手无策。有一次村长在电影开场前例行公事教育村民要遵守计生法规,他强调:“男女平等,女儿也是传后人。”可是沿袭千年的封建思想岂能通过罚款通过说教得以消除的?所以偷生不息,看电影的福利也就不止。
  记得村里通上电的那会儿,为了普及安全用电知识,村干自筹了一场电影的钱。电影开始前,村长很激动,把不规范用电的案例一一列举:私拉乱接,湿手摸开关……把电老虎的可怕渲染到极点:人是导体,乱碰电会瞬间被烧焦;插排负荷大,会引起火灾,顷刻间房屋烧个片甲不留……我听得毛骨悚然,以致很长时间不敢碰家里的电开关阀门,更别说摸一下插座之类的了。
露天电影6.jpg
  村里偶尔出现过有人买电影请客的事。家有喜事的,抱着“有福同享惠及同乡”的朴素心愿,请看电影,皆大欢喜。前提是这人家有经济实力,记得《月亮湾的笑声》那部电影就是村里被传“千元户”的人家因为女儿考上中专而请的客。
  看露天电影也常有希望落空的时候。消息不实呀,突遇大雨、狂风或者放映机临时出故障呀,到嘴的鸭子突然飞走,让人几天提不起精神。
  有一年暑假,双抢刚忙结束的一天,邻家姐姐不知从哪得来的消息,说隔壁村大枫树下当天晚上放《庐山恋》。我们不顾体乏,临时集结了一个观影大部队,雄赳赳赶到大枫树那,发现除了几个纳凉人闲聊外,什么动静也没有,我们傻眼了。听说我们是来看电影的,纳凉人笑了,电影在前一天晚上放过了。回程中,我们个个垂头丧气。那天上弦月惨淡朦胧,夜莺、蛙蝉把苍茫的夜色叫唤得分外寂寥、瘆人。七八里山路又田埂路,我们走得浑身湿透,有露水也有汗水。回到家,两腿瘫软,是累的也是被吓的。
露天电影7.jpg
  如今,随着数字电视普及,网络世界无限延伸,高端影院、KTV随处可见,各种图书铺天盖地,人们丰富精神生活的方式五花八门,露天电影受青睐的荣光永远回不来了。
  露天电影还在,只是看的人散了。有一种美好叫想当年。(文/徐有三)
(潜山网原创作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4-6-14 14:13 , Processed in 0.055047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