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话传统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应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文化的体现。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思想文化,琴棋书画,风俗文化······哪一种文化都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那一种风俗都透露出对自然的敬仰与和谐。 中秋节源于上古时代,又叫八月节,月亮节,团圆节,人们在这一天团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饮酒(过去是饮桂花酒),用这种方式寄情明月,思念家乡和亲人,祈盼丰收。这些都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到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有关中秋的传说:记得小时候,中秋的时候吃月饼、赏月、听奶奶讲故事,这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每年中秋的时候一般都是秋忙的时候, 稻子,山芋,大豆都成熟了,我们中秋的晚上吃过饭,乘着月光去“摸秋”, 摸到的有冬瓜呀,黄豆呀······ 听说:摸到好东西预示着来年运气旺,收成好。 “摸秋” 回来后就开始吃月饼赏月听故事了。我们端出小板凳,坐在院子里边吃月饼边望着天空,听奶奶讲“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的故事。我们听着听着仿佛真的看到月亮里有一棵桂花树,很高很高,有一个人正拿着斧头在砍它,似乎看见嫦娥在里面翩翩起舞。我们总是这样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每一个节日都有它本身的含义。清明掉念故人,端午包粽子系五丝,重阳思念远方亲人······这些都是我们的瑰宝。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瑰宝无处不在。 前不久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在餐桌上男孩突然放下筷子说:“我不想用筷子吃饭,我想用叉子”。爸爸听了怒吼:“你又不是外国人,用什么叉子?” 妈妈马上制止,拿起手中的筷子对儿子说:“儿子,你知道筷子的含义吗?筷子长七寸六分,代表人的七情六欲,七情就是人的喜、怒、哀、思、悲、恐、忧,六欲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代表着人的生理需求;筷子成双成对代表着阴阳相对;用筷子的五根手指代表着金水木火土,筷子一头圆一头方代表着天圆地方;手在筷子中间表示天地人三合一;另外,在使用筷子的时候,也很有讲究,力气大了打不开,力气小了又夹不住菜,这表示人才在天地之间要懂分寸、知礼节,更应知道天高地厚。中国有五千年传统文化,既有包容心又有进取心,老祖宗的这份传统和智慧值得我们骄傲。作为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记住这一份骄傲。”听到这里爸爸说:“老婆,听你说了这么多,我感觉这么多年,我都白用筷子了。”儿子也重重地点了点头:“妈妈,我要用筷子。”就这样,不仅解决了孩子的疑问,还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了其中,让孩子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熏陶。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这是我们的骄傲。在日常教育中,我们应该多融入中华的传统文花,让孩子懂得传承,更懂得祖宗留下的智慧。故事中母亲说得好:作为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记住这份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