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特殊来宾

[复制链接]

帖子
5283
威望
0 点
红花
1322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曲辕犁 发表于 2020-10-5 15: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庆长假第四天,中国黄梅戏博物馆里,前来参观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位于三楼的黄梅戏艺术陈列厅内,一对中年夫妇牵着母亲的手,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他们是已故著名剧作家汪自毅先生的家人,汪自毅先生有关黄梅戏的遗物正在博物馆里展出。
1152532233394008_new.jpg
汪振帆看着父亲曾经的剧本手稿。
1152533655888783_new.jpg
卢声昶老人望着博物馆里已故丈夫的照片
  “听说黄梅戏博物馆九月底正式开馆,就打算国庆节期间回老家,一定要来看一看。”说这话的汪振帆女士是汪自毅先生的大女儿,她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后定居新加坡多年,如今随丈夫回到祖国,在杭州工作生活。虽少小离家,汪女士一口安庆话说得依然地道。“父亲生前曾反复教导我们,不管去到多远,不能忘本,回到安庆大家都要说安庆话。”
  对于展品捐赠者的到访,博物馆工作人员热情欢迎,第一时间帮助汪振帆女士和家人办理好入馆手续。“看着一件件熟悉的物品,身边还有亲切陪伴我们的工作人员,感觉回到自己家一样。”汪振帆和先生一起牵着母亲卢声昶的手,在黄梅戏艺术陈列厅内来回参观,87岁的老人走的累了就坐在展厅的戏楼前,听一曲黄梅小戏。汪振帆则反复游走在父亲的遗物跟前,“这些都是父亲生前的剧本手稿,能够在黄梅戏博物馆里展出,我们全家都很高兴。”
  汪自毅先生生前是一位活跃在安庆黄梅戏剧坛的剧作家,主要作品《朱门玉碎》、《杜鹃女》、《卖饭女》、《烽火连心》、《慈母泪》、《审婿招婿》等。2017年以来,汪自毅先生的家人先后向黄梅戏博物馆捐赠了汪老生前创作的黄梅戏剧目、文稿以及他生前收藏的各种奖证、照片、节目单等,共80余件,其中包括《审婿招婿》原始手稿、及上个世纪50年代至70、80年代的黄梅戏剧目单行本、油印本、铅印本等。
  (来源:安庆新闻网 全媒体记者 刘惠子 通讯员 陈恒)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7-18 10:19 , Processed in 0.055554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