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资讯] 中央网媒看安徽 | 安徽潜山:非遗进车间 舒席编制脱贫梦

[复制链接]

帖子
5283
威望
0 点
红花
1324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曲辕犁 发表于 2020-10-28 10: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舒席是安徽省潜山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潜山历史上称为“舒州”而得名,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生产历史。10月27日,在潜山市油坝乡一家扶贫车间里,编织工人们席地而坐,或宽或窄的篾条在双手之间翻飞,被编织成一张张柔软的竹席。
微信图片_20201028104216.jpg
在潜山市油坝乡一家扶贫车间里,编工用篾条编织的工艺品。刘鸿鹤 摄
  “舒席是以本地生产的小叶水竹为原材料,它质地柔软,舒适凉爽。”舒席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唐竹林介绍说,“它的制作过程,从一开始的选料、剖竹到编织,再经过煮、晒等等一共有十五道工序。”
微信图片_20201028104243.jpg
2018年实现脱贫的胡金环(左一)。刘鸿鹤 摄
  据了解,由于上世纪90年代空调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竹席需求量下滑,经济效益也逐渐低迷,曾经“家家兴竹园、户户编舒席”的繁荣景象也不复存在。2018年舒席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潜山市积极探索“合作社+电商+农户”的模式,推进舒席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产业振兴,使这一沉睡的非遗资源成为活资产,让不少老艺人吃上了手艺饭,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以前多以家庭为单位,规模比较小,人也比较少。”唐竹林说,“2014年成立了欣兴鑫舒席专业合作社,当时带动了78户贫困户,涉及贫困人数大概200多人。2019年大概有700多人参与了舒席编织。”
微信图片_20201028104253.jpg
胡金环正在扶贫车间里编织舒席。刘鸿鹤 摄
  据介绍,传统的睡席价格高,一床在千元以上,属于小众产品。为了拓展市场,该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了包括拖鞋、鞋垫、包装盒、扇子、沙发垫等不少衍生产品。目前有2类8个品种,这让舒席工艺为更多年轻人了解,也增加了席农的就业机会。
  60多岁的胡金环是潜山市油坝乡东店村村民,她的老伴因患病丧失了劳动力,2014年成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目前,她在扶贫车间里,编一张席子会比普通的编工多拿5元钱,另外每个月还有两百元的补贴。
微信图片_20201028104305.jpg
扶贫车间里,一位编工正在整理篾条。刘鸿鹤 摄
  “我老公得了脑溢血,已经八年了。我家里还有一个老人也80多岁了,还有一个小儿子30多岁了还没结婚,说实在的我家里还是比较困难的。”胡金环说,“在合作社上班后,每月能拿两千块左右,比原来稳定多了,2018年也实现了脱贫。”
  近年来,潜山市不断推进舒席产业振兴,推行“非遗+扶贫+旅游”文化扶贫模式,发挥文化“扶志”“扶智”作用,让舒席产业在扶贫领域中发挥更大效益,为百姓拓宽增收渠道的同时,加大舒席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力度。
来源:中国新闻网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8-27 17:23 , Processed in 0.058697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