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教育] “传承中华文化、圆百年梦想”馆校共建活动

[复制链接]

帖子
5283
威望
0 点
红花
1324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曲辕犁 发表于 2020-12-14 13: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光记载了久远,历史印证了变迁。七十一年沐雨栉风,七十一年风雨兼程,祖国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七十一华诞。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资源优势互补,在国庆恰逢中秋节来临之际,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潜山市博物馆党支部联合潜山中学团支部开展“传承中华文化、圆百年梦想”馆校共建活动。
图片1.png
  9月28日,潜山中学七百余名师生来到了历史文物陈列馆,开展了以薛家岗文化为主题的“寻找小石刀,感受遗址文化”实践教育活动。“潜山带荆衡,凌厉首开辟”,潜山是安徽文物大县之一,自古为皖西南一方首镇,境内天柱山为古南岳,市治梅城现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早在10万年前,人类就在城东彭家岭一带活动,到了新石器晚期,皖人祖先又在潜水之滨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薛家岗文化”。讲解员将展厅探秘与趣味课堂相结合,以一组薛家岗遗址出土的单孔石刀为切入点,带领学生细细寻找。这个同学说:“你看,这里的石刀的孔数均为奇数,有1至13孔,特别是这种9孔的石刀,上面还有这种彩色的花果纹。那个小伙伴说:这里的空心的陶响球也很独特,它里面装有小陶丸,摇之有声,而且它的镂孔打磨得非常的细致、匀称,讲解员告诉大家:据考古学界推测,它可能是一种古老的伴奏乐器。同学们接着寻找,这里有五千多年前的祭祀礼器玉琮,这里有用途至今还是未解之谜的鸟形器,还有陶壶形器……同学们对历史与科学好奇的神情也感染了讲解员,她开心地告诉大家:薛家岗遗址的时代距今约在5000至6000年之间,我们的祖先“薛家岗人”在久远的古代就有着较高的审美素养,陶器造型优美,纹饰图案形式多样;石器尤以石铲和多孔石刀最具特色,穿孔周围绘有规整的花果形图案,这是目前国内外绝无仅有的。石质生产工具和玉饰切割工艺达到成熟阶段,陶器手轮兼制,器形规整,厚薄均匀;小件玉器钻孔精细,需要有熟练的手工业劳动者才能完成。考古学家认为这时的“薛家岗人”有一部分已脱离农业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批陶器,也就是5千多年以前薛家岗人制做出来的。
图片2.png
  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是皖江先民跨入文明时期取得重大进步的标志。单从历史展厅“薛家岗遗址”这个板块,就能让学生穿越到5000多年前,化身为“小小石匠”“小小采矿制陶人”“小小狩猎人”,从丰富多样的出土器物中,领略到薛家岗文化的深邃内涵,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对祖国历史文明和家乡热爱之情,丰富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学习参观结束之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基地共建活动,寓教于乐,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触摸了悠久历史的温度,感知优秀的文化底蕴,这样的课程我们愿意经常参加。(潜山市文化馆 涂爱华)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8-24 18:00 , Processed in 0.051177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