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初步建立新冠病毒溯源体系

[复制链接]

帖子
11234
威望
0 点
红花
56064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香山飞鹰 发表于 2021-4-15 08: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已获知从我省新冠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境外输入病例中分离的病毒全基因处于三个不同的进化分支,具有一定的差异。”2021年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以下简称“《生物安全法》”)将正式施行。记者从安徽省疾控中心获悉,每隔一两年,全球就会有一个新发传染性疾病发生,重大传染病防控是生物安全法八大主要内容之一,我省正在研发安徽省重大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并初步建立新冠病毒溯源体系。
  我省新冠病毒可能存在不同来源
  自去年2月17日,安徽省疾控中心突破性地从4份咽拭子标本、通过3个细胞系成功分离到2株高滴度的新冠病毒株以来,目前我省已建立成熟的病毒分离培养体系。
  安徽省疾控中心传染病控制主任医师曹明华介绍,我省现已完成7株高滴度新冠病毒毒株全基因高通量测序工作,通过对基因组数据和病例数据的结合分析,目前已获知从我省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境外输入病例中分离的病毒全基因处于三个不同的进化分支。“具有一定的差异,这能推测我省境内的新型冠状病毒存在遗传多样性,可能存在不同的来源。”
  据其介绍,该研究将为获得病毒毒力的更多证据、病毒溯源研究、疫苗研制和抗病毒药物靶点筛选,以及快速检测试剂研发与优化提供了科学基础。这也标志我省已初步建立新冠病毒溯源体系。
  全球每一两年会有一个新发传染病发生
  “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和发展威胁之一。”曹明华介绍,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发生,更加凸显了生物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威胁不容忽视。
  2009年,甲型流感病毒;2013年,中东呼吸综合症;2015年,埃博拉病毒;2016年,寨卡病毒等,“几乎每隔一两年,就会有一个新发传染病输入。”曹明华曾成功处理了“阜阳手足口病”、“霍乱”、“新型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埃博拉留观病例”、“布病”等各类疫情40多起。据其介绍,近十年来,已有七八种传染病输入我省,“如今交通便捷,一个新发传染病被发现后,几乎在2个月内就能输入,疾控人员时刻保持警醒。”
  每一个新发传染病暴发时,我省疾控部门都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根据预案、方案、采取相关措施围堵输入性病例,尽力将疫情控制在最小状态“,传染病的处置方法、程序都差不多,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使用了大数据、信息化等新技术新手段,排查及隔离观察范围更广,措施更加严格。”
  不要随意进出传染病区和实验室
  除了近几年大家都熟悉的输入性新发传染病外,一些急、慢性传染病及慢病也在疾控人员的密切关注中。据介绍,自200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系统建成,我省也完成了监测、预警体系的全覆盖,对法定报告传染病共三类40种,如鼠疫、肺结核等,以及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每天都有专业人员在网上巡察,及时作出研判。”形成从乡镇-市-省-国家的疾病监测预警体系,每月月初,国家疾控部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月度风险评估会商。此外,我省正在研发安徽省重大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监测预警信息平台。
  “生物安全管理,对于确保生物技术健康发展、保护国民身体健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曹明华提醒,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要注意生物安全,不要随意携带动植物产品出入境,这不仅违法,还会损害生态系统,造成疾病传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随意进出传染病区和实验室,以免造成自身感染并传播。
  曹明华还建议,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在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一旦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去定点医院就诊,患有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佩戴口罩,他提醒大家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只有超过80%的人接种了疫苗,才能建立免疫屏障。”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周继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4 12:56 , Processed in 0.05354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