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戏为“媒”促发展

[复制链接]

帖子
5283
威望
0 点
红花
1322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曲辕犁 发表于 2021-4-15 09: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以来,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充分挖掘黄梅戏文化元素,以严凤英故居为中心进行环境提升改造,完善配套旅游设施,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一个独具特色的戏曲小镇呼之欲出。
  4月14日,记者来到黄梅村严舟组,严凤英故居就坐落在此。在村干道与严凤英故居入口处,一个女驸马经典造型的雕塑屹立于此。入口处两侧,“土地公公做媒,槐荫树下成亲”“男耕女织”“鹊桥相会”……一些黄梅戏曲的经典片段场景的绿雕摆放在道路两侧。不远处的建设施工现场,工程机械正在平整土地。“眼前的这200亩土地平整后,我们将把它打造成菊花园,种上菊花和玫瑰,不仅有观赏价值还有经济价值。后期我们还将通过深加工让游客喝上菊花啤酒、菊花白酒,品尝到鲜美的菊花饼。”黄梅村党总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章良友指着眼前的施工现场告诉记者。
  在菊花园对面,严舟大塘已经清淤完成,大塘周边铺好了一圈光滑的鹅卵石。附近破旧的厂房已经开始改造,带有“游客中心”的绿雕已经做好,堆放在门口……“菊花园、游客接待中心、手工作坊这些地方我们都将在近期完工,在7月1日前可对外开放。”章良友说。
  严凤英故居大门正对着不远处的白虎山。如今,农耕隐退,山歌飘逝,但严凤英故居依然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每年利用节假日前来参观的游客有10万人。”严舟组村民严金来就住在严凤英故居旁边,负责故居的日常保洁和登记等工作。
  “过去,人们参观严凤英故居,周边没有其他景点。人们早上来,参观完就走了,不能将游客留在这里住宿、用餐、消费。”章良友说。今年,黄梅村以“黄梅戏菊”为主题,围绕严凤英展现戏曲文化和农耕文化。除了改造提升周边环境之外,黄梅村还新建黄梅戏舞台,凤英剧社将利用周末时间开展黄梅戏曲常态化活动。严凤英故居旁将新建全息体验馆,前来参观的游客可与严凤英大师同台表演。手工作坊还能让游客体验制作并品尝王小六豆腐、柴锅锅巴、蒿子粑等农产品。
  目前,黄梅村已经对严舟组进行摸排,计划将严舟组200多间空闲民房一起打包、建成徽派建筑的民宿,向游客出租。
  (来源:安庆新闻网  全媒体记者 徐媛)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4 12:41 , Processed in 0.05397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