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 记忆中的毛香粑

[复制链接]

帖子
5283
威望
0 点
红花
1322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曲辕犁 发表于 2021-4-16 10: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曲辕犁 于 2021-4-16 10:10 编辑
记忆中的毛香粑
作者:潜山网原创投稿 佚名
  昨夜,外面下了一场小雨。清晨醒来,我推开窗,一阵清新湿润的空气夹着花儿的甜香扑面而来。小巷中传来一位老年妇人悠长的叫卖声:“卖毛香粑哦——”啊,春天到了,今天是三月初三,又该吃美味的毛香粑了!我的思绪,也随着这声音飘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1.png
  潜山乡村风光 叶余根/摄我的家乡,在安庆潜山。潜山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东南麓,长江下游北岸,一年里四季分明,春雨连绵,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干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湿润的气候促成了人们恬淡保守的气质,也孕育出一种特有的植物——毛香草。毛香学名为鼠麴(qū)草(又称鼠曲),其茎叶可以入药,能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于春初农历二三月间长出嫩芽,可以直接食用。在潜山,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叫“三巴节”。传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天,阴阳之界大开,生者的魂魄可以到阴间的鬼市游玩。为避免生者的游魂乐而忘返,滞留阴间,不归附身体,必须在天黑前吃毛香粑以“镇魂”,方可平安度过此关。每到这一日,当地的姑娘妇女们就结伴到山间采摘毛香草嫩叶做成米粑。后来随着时间流逝,关于“三巴节”的传说已经淡去,但三月三吃毛香粑这个习俗却一直流传下来。所以,每年三月初三清晨,母亲都会带着我们姐妹三人,步行进入几公里以外的林区,在松树林中寻找这种带有独特清香的野菜。
2.png
      摄春雨过后,各种野菜野草都从山野里探出头来,嫩嫩的,绿绿的。蛰伏了一个冬天的毛香草也迫不及待地舒展开它软绵绵、毛茸茸的身体。它们比较矮小,叶片上覆盖着一层白色的薄薄的绒毛,一丛丛地散布在向阳的山坡上。母亲轻轻地掐下植株最顶端的两片嫩芽,放入随身携带的竹篮中。采摘好后,我们会立刻用地上的松针和浮土给毛香草培土加固,这样,来年毛香草才能长得更好。这是我们这儿不成文的规矩,用来延续大自然的馈赠。
3.png
  只一个上午,我们便收获满满。回家后简单吃过午饭,母亲找一块干净的空地,把毛香倒在上面,逐个逐个地清理干净。母亲的眼睛不太好,她把毛香嫩芽一个一个举到眼前,眯着眼睛,小心地吹去粘在上面的枯叶,拂去杂质,再放回竹篮中。全部整理好后,就开始清洗了。清洗毛香嫩芽也是一个耗时费力的工程。第一次,用大盆大盆的清水洗净毛香草上的灰尘;第二次,用力揉搓毛香草,直到揉出深绿色的汁液来;第三次,要用洗净的棒槌用力捶打,直到毛香草纤维完全捶出来,成为一个由絮状物组成的菜团子,这样才算是清洗完成。
4.png
  母亲拿出去年腊月里腌制晒干的腊肉。我们家的腊肉,与别人家的有所不同,是腌制好后用松针、橘皮、柏树枝熏干的,有着独特的香味。母亲把一块肥瘦相间、色泽鲜亮的腊肉煮熟后切成细小的肉丁,再把糯米粉、腊肉丁和处理好的毛香粑混合在一起,加水搅拌均匀,揉成一个大大的面团。
5.png
  母亲做这一切的时候,我们姐妹几个就围在她身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不停地问这问那。母亲微笑着,耐心地一一解答我们的疑惑。她希望与制作毛香粑有关的一切,自己的女儿都能学习和领悟到,也希望这种对食物独特的处理方式,能一直传承下去。
6.png
  终于开始生火做粑了!母亲生好火后,用一点点香油抹锅,从盆中揪出来一块鸡蛋大小的面团,放在手掌心里轻轻拍打至圆饼状,再顺着锅沿滑入锅中。一锅大概可以同时煎四五个。锅下,松枝燃烧着,火苗轻轻舔着锅底,映得母亲的脸也红红的。锅里,腊肉在热力的作用下,吱吱冒油,米粑也慢慢从白色转成金黄色。靠锅的一面煎好之后需要翻过来煎另一面,当两面都变成金黄色的时候,带着山野清新气息的毛香粑就做好了。母亲把做好的粑盛放在白色的磁碟里,让我们凉一下再吃。而我们却早已迫不及待地伸出手去,顾不得烫,两只手轮换捧着,一边用嘴吹散热气,一边趁空子咬上一口。这时,毛香草的清新,腊肉的油润咸香,糯米粉的甜糯,混合在一起,多重滋味聚集在口中,真是人间少有的美味啊!往往母亲下一锅还没做好,上一锅就全被我们消灭干净了。
7.png
  把所有的米粉做完之后,母亲轻轻舒口气,坐在椅子上,用手揉着因久立而酸痛的腿,微笑着看我们狼吞虎咽。有时,她的目光越过我们,凝视着远方,陷入沉思。她似乎回忆着什么,是什么呢?她从来也没有告诉过我们,我想,看着我们,她大概也想起了自己的少女时光吧。当年,她也一定是在品尝美味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这种生活技艺,让这种独特的饮食文化得以传承。在过去清苦的岁月里,有了美味香糯的毛香粑的陪伴,再寡淡的日子,仿佛也会变得温暖富足而且有滋有味。
8.png
  时光飞逝,转眼数十年过去,今天是三月三,又该吃毛香粑了。母亲已经衰老,腿脚不再灵便,再无力为孩子做一回毛香粑。而日日为工作家务缠身的我们,也很难像母亲当年一样去山林里采摘毛香做粑,只能在街头巷尾买来别人做好的成品送给母亲尝尝。只是别人做的毛香粑,不是腊肉不香就是腊肉放得太少,或是火候不够,哪及母亲当年亲手制作的美味可口,让人回味无穷!也或许,是因为那些普通的美食里加了母爱,才变得难以忘怀,成为刻骨铭心的美好回忆吧!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帖子
11212
威望
0 点
红花
56034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香山飞鹰 发表于 2021-4-16 14: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口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 08:44 , Processed in 0.077992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