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命终止,你会选择哪种方式和这个世界告别?是化作浮尘,长埋地下,还是回报社会,把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给他人带来生活的希望?近日,桐城市金神镇金神村老党员李芳明同志用申请遗体捐献的方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李芳明申请捐献出眼角膜帮助更多的人重见光明 今年87岁的李芳明同志是一名有着66年党龄的老退伍转业军人。老人1956年当兵入伍,1961年转业到玉门,后响应国家号召,下放到农村,因为人正直无私,被任命为原金神公社公安员,1962年任原钱塘村(今金神村)民兵营长,1965年任原钱塘村(今金神村)大队书记,1983年在农机任厂长,1985年在金神区任工业办副主任,1991年退休。 三十多年工作生涯里,李芳明常怀感恩之心,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李芳明说,自己从小失去父亲,寡母又体弱多病,如果没有共产党,他不可能读书识字,走上工作岗位,过上现在的好生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时刻关注疫情变化,带头落实疫情防控政策;村部召开党员代表大会,他一次不落;抗洪救灾时,他带头捐款;学党史,他时刻充满激情,给年轻党员讲述那段峥嵘岁月。 “年轻我立志报效国家,我做到了,等我老了,我也要想为国家做点贡献,我视力一直很好,现在还能读书看报,我要捐献出我的眼角膜帮助更多的人重见光明。”李芳明说,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老伴和子女,也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捐献遗体或器官不仅造福人类,同时也体现了城市文明。老人敢于摒弃陈旧观念,发扬大爱精神,诠释了一位老党员的价值所在,让自己的生命和精神在奉献中得到延续和传承。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蒋六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