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 难忘家乡端午节吃小麦粑的记忆

[复制链接]

帖子
5297
威望
0 点
红花
86530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潜山网 发表于 2021-6-12 17: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端午节吃粽子,是人所熟知的习俗。然而,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家乡安徽潜山,端午节并不吃粽子,而是吃小麦粑。据说除潜山外,在安庆及其周边许多地方也都是如此。
1.jpg
  记得2017年5月27日,安徽电视台“超级新闻场”栏目曾专门介绍了安庆一带这一端午节的特色民俗,并说这一民俗在地处吴头楚尾的安庆已传承百年。不过,传承百年这一说法恐怕不够准确,虽然笔者目前尚没有找到安庆一带端午节吃小麦粑的历史资料,但从家中老人口传中推测,这一民俗至少已存在了数百年甚至千年以上。
  为什么安庆一带端午节流行吃小麦粑?笔者认为可能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是端午节前几天安庆一带正好冬小麦收割完毕,在一个以种水稻、吃米饭为主的地区,人们享受一下新鲜小麦的美味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何况又恰逢端午节到来;另一个是安庆一带有一种“粑叶子树”,其叶子在高温蒸煮下能散发出一股令人回味悠长的清香,用其衬在小麦粑下面进行蒸煮,小麦粑的味道更是妙不可言。而端午节到来之时,这种树的叶子正适合蒸小麦粑之用。
2.jpg
  不过,这种树的学名究竟叫什么?笔者尚未找到答案。有人认为这种树的名字为青檀皮树,也有的地方称这种树为芦皮树,但查阅相关植物辞典,并无青檀皮树与芦皮树之名。也有人提出该树是青桐树,也就是梧桐树,但仔细辩认,该树与青桐树还是有区别的。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每当小麦收割脱粒后,母亲就会挑选那些饱满的麦粒进行清洗、淘沙、晾晒,然后用家中的石磨磨成面粉,用筛子筛好。端午节前一天便开始做小麦粑的各项准备。
3.jpg
  那一天,我们几个小孩子的任务就是采摘粑叶子。由于老家一带粑叶子树并不多,想要采到那些好的叶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通常一大早就外去找树,找到树后,再选择那些色泽光鲜、大小合适的叶子进行采摘。叶子采回来后,还要用剪子对其进行裁剪,将边边角角去掉,随后用清水漂洗,并用开水浸泡。如果粑叶子树上的叶子被人家摘完了,那就只好选择桐子树的叶子。这种叶子尽管与耙叶子树的叶子形状相同,但味道相差很大。一般采摘回来后,要放在锅里好好地煮一煮,把那种很涩的味道去掉。即便如此,用这种叶子蒸出的小麦粑还是不那么可口,而且粑的颜色偏黑。
4.jpg
  当天下午,母亲便开始和面。和面时先要将以前做粑时留下的“粑告子”(即发酵粉,有的地方也称“粑娘”)放入盆中,用清水化开,再加上适量的糖精进行搅拌。那时很难买到白糖,只能用糖精来增加甜味。随后,将新鲜的小麦粉放到大盆中,将搅拌均匀的“粑告子”水及适量的清水慢慢倒入其中,进行和面。和面既是个力气活,又是个技术活,放入的水一定要恰到好处,多了少了都不行。一般而言,面粉和到不黏手时,才算和好,这样做出来的粑才会又白又光滑。
5.jpg
  我母亲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做粑高手。印象中母亲和面时,是不允许其他人掺和的,就连我那十分能干的小姐姐也只是在旁边观看而不插手。面粉和好后要盖上干净的棉布或毛巾进行预发酵。过一段时间,待预发酵结束后,才开始将其做成面粉团。与此同时,把家中的蒲篮、晒糨以及餐桌等擦干净,把浸泡好的粑叶子铺在上面。随后,每个粑叶子正中间放一个小面粉团,让其在粑叶子上继续自然发酵。
6.jpg
  端午节一大早,面粉团正好完全发起来,此时连同粑叶子一起放入“粑折子”(一种用竹子做的蒸粑用的器物)上,再将其放入盛上水的大铁锅里,用柴火烧水蒸煮。10多分钟后,一股清香从“粑折子”里冒出来溢满整个厨房。母亲迅速将蒸好的小麦粑用筷子夹起,使其与粑叶子脱离,放入蒲篮里,随后再蒸第二锅、第三锅……
  此时,我们几个小孩子都已起床,不由分说大家一起抢着吃。那种独特的香味与淡淡的甜味,令我们爱不释手,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直到吃个大饱为止。
  那个时代端午节并不放假,作为学生我们都要上学。记得端午节这天,我们一般都会给老师送上几个自己家里的小麦粑,有的同学还带些咸鸭蛋给老师。当时民风很是淳朴,师生关系也非常融洽。几个小麦粑就能代表学生及家长对老师的一片爱戴与崇敬之情。
7.jpg
  上高中后,我住在离家较远的学校,端午节难以回去与家人一起过。自那之后一直到现在,41年过去了,漂泊在外的我再也没有品尝过家乡的小麦粑。这种遗憾恐怕只能永驻心间,因为母亲早就去世了,母亲亲手做的小麦粑我再也吃不到了,那种独特的味道只能成为记忆中味道……(江波)
潜山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4-5-18 07:44 , Processed in 0.048067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