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资讯] 潜山:传统文化有传承 期待弹腔艺术春暖花开

[复制链接]

帖子
5348
威望
0 点
红花
87793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潜山网 发表于 2016-2-24 10: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要的是,最纯正的腔调
  1月22日,农历腊月十三,年味已越来越浓。潜山县五庙乡许家畈,潜山弹腔省级传承人许开学正带着几名传承人演练。
  “目前《二进宫》和《郭子仪上寿》的复排工作已完成,春节期间开展公开巡演。”在寂静的小山村,曲调悠扬、音色爽朗的潜山弹腔着实让人心生浮想,温柔之中不失高亢,挥袖之间尽带古雅。同行的文化工作者告诉记者,作为京剧的“母腹”,潜山弹腔名副其实。
  “文化馆的老师给我们很多的指导,自己演起来感觉越来越专业,也就信心十足。”省级传承人宋晓琴也称演得“过瘾”。不久前他们在五庙乡新年文艺汇演上,就表演了《二进宫》,韵味纯正的唱腔,富于表现力的动作和表情,将剧中人物的悲喜进行了淋漓尽致地展现。“腔调够纯正,动作很专业,这就是正宗的潜山弹腔!”几位老戏迷就直呼看得过瘾。属于弹腔的艺术之春在这个腊月格外春意融融。
  传承人们骄傲地说,京剧鼻祖程长庚随父辈在潜山学戏,并吸收潜山弹腔曲调基因,经不断的浸润融合,终于练就了独特的脑后音绝技,培育出了国粹京剧,因此,潜山弹腔被专家学者精辟的称为“京剧母体艺术”。
  “京剧母体艺术”,也一度遭边缘化
  潜山县历来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扶持,累计投资10多万元为弹腔班社添置道具、服装、乐器,指导传承、传习、曲谱整理活动。该县多次邀请安徽大学戏剧系主任王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万曙等著名专家学者召开研讨会并进行传艺交流,到主要流布区域进行田野调查、记录、保存音频、视频资料,成为了弹腔这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蓄水池”。
  近年来,该县专门成立了潜山弹腔班社,初步形成老、中、青传承梯队,现有许开学3名省级传承人,许承应3名市级传承人,班社每年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演出20次以上,多次赴外参加非遗展演活动,在中国铜陵首届民俗文化节和安庆非遗展演期间引起观众、学者浓厚兴趣。
  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潜山弹腔的生存发展空间屡遭破坏,逐渐被边缘化,弹腔生存空间十分狭小。而可供调查的老一代传承人越来越少,获取资料的数量和深度十分有限,来自于网络数据库中的潜山弹腔与西皮、二黄、京剧和黄梅木偶戏声腔、扮相的共生性和差异性版本表述各异,还有剧目中的人物角色以及传承谱系、实物资料还不成系统,难以搜集更多的资料,因此,对弹腔的研究传承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取得更丰硕的研究成果。
  “活化石”,挺进艺术之春
  刘奇葆、曹征海先后对潜山弹腔进行调研并作出指示,鼓舞了“弹腔人”。“这是艺术之春。”许开学、宋晓琴们将来自各级领导的关怀,视为弹腔传承与发展的一次机遇。
  目前,潜山弹腔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县拟将潜山弹腔申报列入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以在政策上获得更大支持,在工作推动开展上赢得更大空间。潜山弹腔研究会正在积极筹备中,力争在近年内取得一批弹腔研究新成果。
  未来,该县还将积极举办弹腔艺术展演、献演等文化活动,与当前的文化特色活动、百馆(站)千村文化结对和送戏进万村等民生工程相结合,送弹腔进校园、进社区、创办潜山弹腔特色学校。
  核心提示:
  2015年10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潜山县就弹腔传承与发展相关情况考察调研时,作出了“把地方戏演起来、忙起来、活起来、富起来,要把京剧的源头包装好,把它发扬光大”的指示。同月,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曹征海亲赴五庙许家畈弹腔班社为保护、传承、发展把脉。来自各级领导的关怀,让“弹腔人”感受到:春天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4 18:25 , Processed in 0.04921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