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潜山市教育系统结合工作实际,坚持高标准,落实严要求,加强党史知识学习,牢牢抓住“课堂主阵地”,扎实开展“红色主活动”,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群众关心关切问题,在全市教育系统营造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良好氛围。 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实现有效互补。 牢牢抓住“课堂主阵地”。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党史学习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为主,其他学科有机渗透;邀请各级领导干部、党史专家、宣讲团成员、老党员等到中小学校举办党史教育宣讲活动;将学习党史、红色文化作为最重要的一课贯穿全年,在有关学科测试中适当增加党史学习成果考察。 扎实开展“红色主活动”。通过在校内设置党史文化长廊、“今日党史”宣传栏,组织开展阅读红色经典书籍、主题班会课、主题板报活动、国旗下讲话等方式,将党史文化融入学生学习日常;通过组织开展“童心向党”系列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举办主题征文、中小学生讲故事和党史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红色基因植入学生血脉,代代相传。 理论学习和中心工作相结合,实现互促互补。 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学习。组织广大教师学深学透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指定学习材料,学好用好《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等重要参考材料;各党组织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形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红色历史特别是潜山的红色历史。领导干部到联系支部上党史专题党课,宣讲“红源潜山”历史。 以学促做,学做相融。开展中小学教师“讲党史”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思政课教学等日常教育教学中,促进党史进课堂;开展“红色课堂”优质课比赛活动,提高党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疫情防控、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工作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落实发展党员政治标准、加强培养教育考察的重要举措,全面融入发展党员工作5个阶段25个环节,落实好“三述三谈三学三考”。 宣传群众和服务群众相结合,凝聚发展共识。 宣传倾听,调研走访。局班子成员下沉基层,上党课,听民声,明察暗访,了解各校办学困难,倾听师生家长诉求建议;开展“问题帮办、助校(园)发展”活动,在民办学校(幼儿园)宣传走访,聚力排忧解难;各校组织家访,宣传党的政策,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构建家校建设共同体。 解忧纾困,服务群众。新建潜山五中、皖城小学,重建三合小学,聚力解决城区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紧张问题,回应群众关切;多方面共同推进,补齐人防、物防、技防短板,在秋季开学前,校园安防专职保安配备、封闭化管理、一键式报警器及视频监控配备率与护学岗设置已实现“四个百分百”,为全市师生筑起校园安全的防护墙;通过新建乡镇幼儿园、迁建乡镇学校,大力推进“校舍维修”“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及市政府实事工程、重点工程,积极做好学生营养改善工作、自办自管学校食堂、保障食堂工人工资和运转经费,推进智慧学校建设等措施,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党史学习教育“三个结合”,进一步厚植了学生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了教育系统工作者的责任感,强化了奉献、担当、为民意识;进一步密切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有效促进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互补和促进,有效践行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有效动员了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学校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