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资讯] 潜山让“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独

[复制链接]

帖子
11212
威望
0 点
红花
56034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香山飞鹰 发表于 2015-5-15 13: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潜山特教学校教学楼一楼的一间教室里,记者看到,老师正在给几个五六岁的孩童训练投篮,孩子们目光有些游移,动作显得刻板,但他们脸上却有着快乐的笑意。一位男孩在陪护的母亲帮助下连续投掷了3次,终于将球投到了篮筐边,老师连忙拿来饼干给他予以鼓励。这些孩子都是孤独症患儿,在此接受康复训练。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患者有视力却不愿意与人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人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可谓一人一个世界,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据了解,随着生活压力加大,儿童孤独症有增多趋势,已占国内精神残疾首位,如何关爱孤独症儿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助残日到来之际,笔者特意探访了潜山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孤独症康复班。
  特教学校康复部主任傅院红告诉记者,政府对孤独症儿童很重视。2013年,该校被国家残联列为孤独症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机构,在政府支持下,专门招聘了孤独症康复专业教师。目前,学校开办了2个孤独症患儿康复班, 县内外25名孤独症儿童在这里开展系统的感动、畅游、语言等训练,进行沙盘治疗、音乐治疗以及社会自理等。“刚进校园的时候,他们不搭理人,几分钟也坐不住,常常莫名尖叫。改变是个漫长的过程。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金琼是孤独症专业教师,康复2班的班主任。对这群孩子的干预教育,她颇有体会。她说,2——6岁是自闭儿的黄金治疗期。如果发现后能够早期干预,一些孩子能够得到较理想的恢复,达到生活自理,甚至可以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去上学。“2011年入学的王可(化名),康复效果就不错,现在已进入融合教育阶段,他上午在县城一家幼儿园就读,下午回康复班继续进行康复训练,开始融入社会了。看到这些孩子有起色,哪怕丁点儿变化,心里特高兴。当老师,就得靠一天一天的坚持,用爱去开启他们封闭的门。”
  据潜山县残联负责同志介绍,省政府已将孤独症儿童康复纳入民生工程,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10周岁以下患儿免费提供抢救性康复训练。我县先后有20余名患儿享受到每人每年12000元的康复补贴。此外,潜山县政府每年还给予康复训练机构一定数量的资金扶持。最近,潜山同和医院康复科也获批为省残联康复定点机构。政府的温暖和社会的爱心,让“星星的孩子”有望摆脱孤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 13:42 , Processed in 0.048729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