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
注册时间2015-1-27
帖子5348
精华38
积分93286最后登录2025-4-29

- 帖子
- 5348 帖
威望- 0 点
红花- 87748 枚
|
父爱三章,有如约法……
一、搭桥与拆桥
我家门前的小河没有名字,只是没日没夜地向远方奔去,既看不出它的苗条,也看不到它的粗壮。我曾不只一次地跟它一起走了十几里的山路,想寻找意外的收获,但看到的依然只有弯道、沙滩、堰坝和深潭。就是偶尔看到的一点好处——成群结队的小鱼——也瞬间就不见了,它们以比我目光更快的速度钻进石缝里或深水里去了。这让我非常失望!就像面对一个无所事事的小混混,我对小河说:你这一路真是白活了!
小河没有理睬我对它的卑视。
我曾追问父亲小河叫什么名字,父亲说没有名字。我不甘心,很想露一手,给小河取个好听的名字。父亲说:好听的名字有啥用?它能变成长江和大海吗?!这同样让我失望。当然我不好说父亲你也白活了!只是觉得父亲有点倔。
小河悠悠,既没有桥,也没有渡,大家涉水过河,这让我有点高兴。因为涉水过河是一件相当惬意的事。当然冬天另当别论。
冬天来了,小桥突然浮出水面。
好个简陋的桥——那是在河床上垒起两堆石块做桥礅、桥礅之间各用三根小松木相连而成的九木桥。初次走在小桥上,有如涉险,小心翼翼,生怕掉了下去。但只要大胆地跨上去,却又如同平地。原来过桥,需要的是心态。
我问父亲为什么不让大家长年都有桥过,非得在春夏之交就把它拆除了呢?
父亲是这样解释的:我们是多雨地区,春夏之交,河道经常涨水,河水漫上来,小松木就漂走了,有桥如同没桥一样。不如干脆拆了,以免浪费木头。三道桥共有9根木头。
我说可以用钢绳把桥梁栓在桥礅上,那样就漂不走了,一劳永逸。
父亲说那样更糟,山洪一来,桥梁就会拖住桥墩一起被冲走,桥礅毁了,麻烦更大。
看来,父亲的倔无法改变。
我无话可说。只是觉得春夏相交的季节,涉水过河,多少还是有些寒冷的。
父亲好像看穿了我的骨头说:连一个河水都不敢涉足的人叫什么农村人呢!更算不上汉子的!父亲从来都以农村人为荣,看不惯城里人,认为城里人没有豪气。父亲说这句话时一副倔强和傲慢的样子,好像他的儿子不配作一个农村人,应该送到城里去。
父亲说得严厉,做得宽容。第二天,在这条让我看不起的小河上,桥梁重新架起,虽然这时已经进入春夏之交了,并且按照我的想法,把桥梁牢牢地拴在桥墩上。
我带着胜利者的喜悦,大步从桥上跨过,春水映出我的满腔自豪。
一场山洪毁掉了小桥,桥梁被冲走,桥墩也倒塌了。我们重又赤脚过河,除了周日,每天四趟。我眼巴巴地盼望着小桥重新搭建起来,然而没有。一天如此,天天如此,一直等到半年之后。
一天夜里,我听父亲跟人说:后天周日,后天搭桥吧!对方说:明天最好,明天我有空。父亲没有答应,倔劲上来了。
周日,我跟在父亲身后,看着他们从河沙里抠出被洪水冲没的石块,是怎样费力地一块一块地叠起来,然后再在桥礅上铺上新做的桥梁的。如果有哪一块石条没有咬合好,还得重来。
我忽然明白,父亲要在周日架桥,为的是让我有时间看到垒石架桥的艰难,并证明我曾经要把桥梁栓在桥礅上的做法以及想要得到“一劳永逸”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在他铺好三道桥的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明年春天这三道桥将在他们手中再次被拆除。一建一拆、复拆复建,是他们那个时候对待这条河流的最佳方案。貌似聪明的我,绽放不出父亲倔强而辩证的思想光芒,他的倔强伴同着辩证,化为坚定,化为决心,因此无事不成。他用有板有眼的心智,启迪我学习和掌握自信而冷静的处事方法和顺应自然的人生法则。
一位建筑大师说过“成功的建筑只有两种归宿,一个是毁灭,一个是保留。毁灭的永远没有了,保留的将成为经典。”父亲反复拆建的那座桥,至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被钢筋水泥所替代,只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请问大师,这算不算经典呢?
二、栽树和砍树
门前的无名河里,有各种各样的小鱼,它们也都没有名字。
鱼是应该有名字的。它是我们的图腾,尽管我们现在不兴图腾这种说法。
鱼之图腾,开始于夏,是人们对喜庆吉祥、岁稔年丰的一种祈愿,所以在我们的节庆里少不了鱼。
凡有小河鱼的地方就一定有翡翠鸟。
鸟也是我们的图腾。我们对鸟的崇拜,源于自己的历史。诗经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朝,由玄鸟衍生而来,我们成为鸟的后裔。所以说,你是个鸟,并不是骂人的话,是认祖归宗。
然而鸟和鱼在这条河里发生了碰撞,尴尬由此产生,我在中间左右为难。
小河鱼是一道美味佳肴,而诱捕河鱼更是一件极其惬意的事情。用一块白布绷紧在小铁盆上,这就是诱捕用的陷阱,多么简单。我们把这个陷阱称作“鱼盆”,在白布中央挖出一个小孔——那是让小鱼钻进去的,再在盆里放进麦麸、油饼等香喷喷的食料——这是诱饵。将鱼盆嵌入河床,就等着鱼儿来上当了。
这件事情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否则,你就诱捕不到小河鱼。
而翠鸟偏偏是这个环境的破坏者。它极会捕鱼,从高处一个俯冲刹进河里,就一定能衔起一条小鱼来,从不落空。
问题来了,在我设置陷阱的周围,由于香饵的缘故,小鱼成群结队地从不远处的深潭里游了过来,我眼巴巴地盼着它们钻到鱼盆里去,没想到却给打鱼翠提供了施展拳脚的好机会,它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毫不客气冲进水里,“扑嗵”一声,一边衔起一条鱼来,一边也将鱼群惊跑了,我的陷阱如同虚设。要想等到那些鱼群再次游过来的话,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问题是在这段时间里,打鱼翠会不辞辛劳,反复骚扰。这样,一个上午甚至一天的时间就白白浪费掉了——打鱼翠撑饱了,我却空手而归。不仅劳无所获,还很丢面子的。
翠鸟是我的敌人,我对敌人一筹莫展!
事不过三。猛然间,我发现深潭旁边的木籽树帮了翠鸟的忙,为它提供了向下俯冲的高度。否则,翠鸟就玩不出名堂来。
我开始高兴起来,因为对付一棵木籽树比对付一只翠鸟容易多了。要想打败敌人,就必须砍掉这棵木籽树。我决定砍掉它。
然而,我没有决定权,决定权在父亲那里。
我不敢跟父亲说,只好央求母亲。母亲说她不能说,因为木籽树是公家的,父亲不会因私废公的,还是换个地方捕鱼吧。
我说:那段河道里鱼最多,我舍不得放弃那个好地方。
母亲说:说了也没用。真要说还是你自己说去。
我壮起胆量跟父亲说:应该砍掉那棵木籽树。
父亲说:好吧,砍了它!
我不以为父亲会回答得如此干脆。原来父亲也是自私的!
我又说:其实木籽树是很美的,夏有绿冠,绿荫似盖。秋有红叶,红如丹霞。冬有白籽,白若霜花……
父亲说:管它呢,还是砍了它!砍了它就有鱼吃。
父亲真的很自私,这是我对父亲的判断。别人说他大公无私,在我这里却露了马脚。
木籽树被砍掉了,好大一棵树,倒下来压倒一大片庄稼。有的枝叶还伸到河水里去了。但我的愿望没有实现。在刚刚砍去木籽树的地方,栽上了一棵香樟。这一下我的处境更糟,为翠鸟提供俯冲的条件依然存在,而我却失去了乘凉的地方,因为刚栽下的香樟,为了保证它的成活,所有细枝和叶片都被摘除了。
我望着父亲,不敢问为什么。
好在木头向我说明了原委,虽然他的语言不利索,但大意我懂了。原来那棵木籽树是早就打算砍了的。一直没砍掉,是因为大伙儿劳作休息的时候要有个避荫乘凉的地方。但是木籽树每年都生出许多毒毛虫来,让很多人皮肤过敏。如何既有歇息的好地方又不受毛虫之苦,大家觉得只有重栽一棵别的什么树。大家一年又一年地盼望着村口的那棵香樟尽快长大,香樟是不生毒毛虫的。直到今年,大家觉得那棵香樟够高够大的了,于是决定移栽,这样木籽树被砍除了。
木头的话让我明白,我提出砍木籽树的要求只是跟父亲的打算正好吻合罢了,父亲并不是为了有鱼吃而砍树的,而是为了大家的健康和快乐!
顷刻,鱼之图腾在我眼前幻化成了孟子的《鱼我所欲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我想对孟子说:“私,我所欲也,公,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私而取公者也!父亲亦如是者也!”
从此,我对父亲顶礼膜拜!有如对着图腾。
三、惜桃与赠桃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我不知道这句话是指桃花呢,还是指果子,反正不是指桃树的。因为桃树并不美丽,尤其在冬天,叶片落尽,瘦枝弱身,基本没啥看相。思来想去,还是应该指花的,说桃花好看罢了。
“好看的应该是桃子,不应该是花。”父亲说。
我假装没听见。“桃啊,美就美在灿烂的花啊!”
父亲说:“你是要吃花呢?还是要吃桃子!”父亲的意义比我实际多了。我只好放下一个五年级学生本来就看不懂的诗经,对父亲表达想去看看屋后那棵高大桃树的愿望, 那上面挂满的桃子,应该快要成熟了。
我跟父亲来到桃树下,他说“还早,没个十天半月,成熟不了。”看样子,我想摘个桃子尝尝是不可能的了,只好忿忿地说:
“没有花哪来的桃子!”
“那你就等着吃花吧!”
我觉得父亲很霸道:霸道的人是没有爱心的,他不爱自己的孩子,连个桃子也舍不得!
回到家里,父亲悄悄靠近我,手拿一个桃子,咬下一口边嚼边递给我说:“一点都没熟,酸,毛桃的成熟期就是长。”
我接过桃子,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居然说了一声“爸爸好”。觉得父亲是有爱心的,爱着自己的孩子。
父亲接着解释:不能在树底下吃它的果实,那样它明年就不结了。我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桃肉在我的嘴里不愿意溜进肚子里去,叫我细嚼慢咽。
我和父亲共同留下的那个桃核一夜之间发酵了!
第二天早晨,妹妹扫地,拾起了那个桃核。面对新鲜的桃核,聪明的妹妹知道发生了什么,尤其知道怎样去面对!她把桃核悄悄塞进书包,然后在中午放学的时候,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带着一帮哥们姐们走向桃树,他们要偷摘桃子了。“哥哥吃得,我就吃得”,我想这是她大胆摘桃的唯一理由,只是没说出来。其实我也是这样想的,“你们能摘,我也能摘”。我一直跟在他们的后面,根本就想不起应该阻拦他们。
这让父亲逮个正着:“谁叫你们上树的,找死啊?”父亲一声大吼,把我们惊呆在树底下,那个带头已经爬上了树的木头,迅速滑下树来,望着父亲不知所措。
“滚”!这是特赦令,他们一个个都滚得很快,从我面前迅速闪过。
我没有滚,心想父亲不应该如此严厉,不但没有让他们尝一口新鲜的桃子,还如此惊吓他们,看来父亲到底还是一个没有爱心的人。
“你带头的吧?跟他们说昨天那个桃子很好吃,是不是?”我没有回答,心想不能出卖妹妹。
满屋子的人都在议论,说谁刚才骂了自己的孩子,谁又打了自己的孩子,居然没有一个责怪我父亲的。还说父亲不应该仅仅吓唬那些兔崽子们,应该打,应该把他们捆起来,关起来,三天三夜不给饭吃,看他们长记性不?原来他们跟父亲一样,一个个都缺少爱心。
一拨议论接着一拨议论,不但没完,还在深入。有人说:前天乌珠岭有两个孩子上树掏鸟窝,一齐摔下来,严重的那个听说不行了,另一个正在抢救,不死也得残废。人们一阵阵惊讶,我听得毛骨悚然。
几天之后,那满树的桃子,有一部分成熟了。父亲用一根有活动结的绳子套在腰上上树摘桃了。片刻功夫就摘了一大箩筐,回来后分成了好多份,然后对我说:“把你那帮兔崽子们叫过来。”
兔崽子都来了,围着那一份一份的桃子直流口水。父亲说:你们一起背一遍“桃之夭夭”,这些桃子就归你们了。
我忽然明白了父亲的真爱。他不让我们摘桃子,可不是舍不得桃子,而是为了我们的安全。他要我们背诗才给桃子吃,这是寓教于乐呀!
我以崇敬的眼神望了望父亲,带头甩开嗓门,与大伙一起大声背起: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父爱三章,有如约法。教我以决心、公心和爱心,使我多有受益。
我想决心有时难免掺有倔强,甚至笨拙,像一例双胞胎,相伴成长。非到此地步,不足以显其坚决。少此,则事不能预立,也无有终成。
没有公心,无以服众。用当今的话说,你不会是一个好领导。当好领导,公心是一点不能缺少的。有了公心,心地自然高尚宽阔,坦坦荡荡,而无小人戚戚。
少了爱心,社会无有和谐,家庭无有和睦。爱,要在其时,也要爱得恰当,爱之有度。让小孩在爱中茁壮,让老人在爱中怡然,让弱者在爱中自强。
三章于我,虽有受益,然往往率性而为,走向相悖:决心太大,标杆高立,自累其重,半生疲惫。爱心太过,使亲者至亲,疏者至疏,难免小人之妒。公心太甚,使能者无尽力,庸者无内愧,自己无进步。今日猛省,为时不晚,当勉力三耕,以慰父怀。(作者:程为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