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离别,在正月

[复制链接]

帖子
5348
威望
0 点
红花
87748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潜山网 发表于 2022-2-11 20: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很多人来说,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了,盼望了许久,迎来了短短几天相聚的日子,分别就在眼前,拔下手机的充电头,关上房门那一刻,年也就过去了。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大家离别时的不舍。后备箱里,爸妈装满的家乡美味,让年的味道还能短暂延续一段时间,带着这段味蕾的温存,陪伴外出的人在异地他乡进行短暂的情感过渡。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中,面对生计的压力,外出的人也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
  但面对离别时的不舍,有人问了这么一句,到底是外出的人难过,还是留下来的人更难过……
  每个人或许有不同的答案,但我对于离别的第一记忆,是过去从外婆家离开时,老人家走过山坡执意要送的身影,又或是奶奶迈着不便的腿脚,叮嘱了一遍又一遍,要吃好,要穿暖,拉着不愿松的手,询问下一次归来时间时的期盼。不舍中,一年又一年,她们步履越来越难,一步一步,很慢,从步行到开车,我们离开的速度越来越快,我看着那村头树下送别的身影,越来越矮小,她们越来越老,村子也越来越远,时光再也回不去了……
  “你们回来时,是最高兴的,就是走得时候,又孤单了”,这是每次回家没多久,奶奶便会唠叨的话。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老的,是本不善于言辞的人,开始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坦白自身的各种弱点和不足。你会发现,我们随意可以跨过的门槛,老人需要好几个步骤,拄拐的老人,先要一步步挪近门槛,再探出拐杖,一手扶着门框,慢慢抬起脚,我们认为平整的那些路,其实也不好走了。人老了,牙口也不好了,春节在小舅家,舅妈盛出菜后,又给外婆的菜多烧一会,给老人做得饭菜都得更软和一点。老人吃饭的速度变慢了,外在形象也顾不上了。早几年,我外婆八十岁时,还独居在老家,自己弄点田地,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扎到后面。这两年身体不适,为方便打理,头发也剪短了,顿感苍老了许多。老人家以前多精神,上山砍柴、采茶叶,养家禽还弄很多蔬菜,我爸妈不在家的时候,老人家步行很远的山路,送来些在那个物质贫瘠年代看起来新潮的零食,再匆匆看一眼我们,又赶回大山深处的老家。看到很多流浪猫在家附近,还要特意温些热水给猫喝,我常看见那些猫,七、八只,散落在外婆家,柴堆里,屋檐下,安然自在,等待吆喝声被投喂,如今,外婆年纪大了,很多事也记不太清,连我们是谁也要人来提醒,那些猫,应该也再难喝到热心人为它们而烧的温水。我总以为很多事情,还是有机会重来,甚至幻想某天回到外婆家时,还是那么一大家子,想自己在外漂泊奋斗后,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回到家乡,家人们还是没有变老的模样,越来越多的家庭成员,翻过大山,步行很久去往外婆家,而外婆早已用热水泡好新茶,加些许白糖,等待我们的到来。长途跋涉后,饮一杯泡好的茶,甘甜的山泉伴着清新的茶香,外婆慈祥的笑容,又张罗用毛巾擦拭汗水……外婆应该一直是那个样子才对,怎么突然就老了?
  大抵是,人都要经历这一过程,从被人照顾到照顾人再到被人照顾,体会个中幸福与各种艰辛,得过祖辈的关怀,又成为襁褓的依赖,才能珍惜在这世间的每一刻。可惜的是,长辈对晚辈的爱总是多出那么多,让晚辈难以回报,幼儿园门前人挤人,敬老院门前无一人,折射出多少现实的无奈。物质基础决定一切,没有良好的经济条件,每个人都困于自己的生活,放下工作养不起家人,拿起工作陪不了家人,万家灯火阑珊处,家家却有本难念的经。
  人老了都可怜,农村的老人更可怜,农村的独居老人最可怜。生病了不愿牵连晚辈,甚至无依无靠,于是这几年,农村想不开的老人逐渐增多,已数见不鲜。平静下的惨烈,触目惊心,传统习俗与现实压力,身体自然衰老的无奈,疾病带来机能丧失的无助,再加上情感陪伴的缺失,辛苦了一辈子,想要晚年幸福却很是一种奢望。国家努力在解决不愿生的问题,更应看到当下老人赡养的处境,一个代表了希望,一个则赤裸裸揭示了我们的未来,一个光明的希望,没有一个幸福的未来做兜底,又如何可行。
  爷爷去世后,奶奶本来的两口灶,只留下一个,另一边空空的,晚辈常年在外,自己一个人吃不了太多,又怕浪费柴火,生活变得越来越将就,空空的灶,就如同这个家庭永远缺了一块。妈妈给奶奶买鞋时,总要考量许久,不能太大,大了鞋不跟脚容易摔,也不能刚刚好,刚刚好需要弯腰才能穿起来,就只能大那么一点点,那一点点,拖拽着衰老的身体,行走在乡村的路上,与大地摩擦出声音,是乡村特殊的音符。晚辈们给的东西都舍不得用,每每要添点新东西,都说不知道还能活几年,不要浪费,勤俭节约一辈子,晚上甚至灯都不愿意点,灯泡也要换瓦数更小的。如此种种,人们习惯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来描述老师,这句诗又何尝不是这世间老人们真实的写照……
  过不了几日,外出谋生的人基本都要外出了,喧嚣了短短十几日的农村,又将回归一种平静。四季轮回,对外出的人而言,故乡只有一个冬季,对留守的空巢老人而言,又是三百多天寂寞的日夜,守在村头,带着牵挂,盼望又一个相聚的时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离别在正月,皖南山村的兰草花还没来得及开,青山还在,家家户户新贴的春联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希望。再等等,等春风来,遍山的映山红盛开,等一个夏日的凉风,等一个安康丰收的秋季,再等一个老有所依,阖家团圆的万家灯火。(彭叶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 01:43 , Processed in 0.06088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