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庄镇突出党建引领,加强源头治理,大力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坚持把“为民解难、为党分忧”作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根本遵循,坚持“党建引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组织”,以上率下,全员联动。为推进基层村(社区)党组织功能转变,充分发挥“指挥棒”“连心桥”作用和优势,官庄镇坚持“人民信访为人民”的为民情怀,以将心比心的态度,深化领导干部“带案下访”工作机制,与干部包联有机结合,精准诊疗、靶向问诊,着力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和突出问题,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今年以来,官庄镇领导班子下访8批30余人次,接待群众34人次,解决和化解信访积案8件,正在解决1件。 “党建+自治”,夯实基础,压实镇村责任。一是以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为契机,积极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巩固和深化党员公开履职承诺和设岗定责机制,组织广大党员在亮明身份的同时,就不参与违法上访、越级上访,不参与群访集访,主动宣传政策法律、认真排查上报矛盾隐患、积极参与邻里纠纷化解等方面亮出承诺、领责上岗。二是以“因地制宜、方便履职、规范运行、务求实效”为原则,规范化设置党代表工作室,推行首问负责制,实行谁接待、谁跟踪、谁负责,确保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实现了“传党情、听民意、谋发展、促和谐”的目标。 “党建+网格”,服务延伸,主动化解。官庄镇通过深化“镇干包村、党员联户”工作制度,在党员骨干中设立信访维稳中心户,配合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采取“月重点走访、季走遍网格”等方式,动态掌握村情民意。综合利用镇、村、组三级网格机制,由信访维稳中心户“访”,发现矛盾纠纷后现场“调”,需向上转办的事宜,召开相关会议多方“议”;村级层面难“议”,则由包村镇干赴村“办”;多次调解不成或久拖未决的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由镇领导负责包案“解”,形成“治理闭环”,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徐礼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