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资讯] 潜山:“秋老虎”来风雨少 乡亲汗水洒良田

[复制链接]

帖子
11225
威望
0 点
红花
56058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香山飞鹰 发表于 2022-8-10 08: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向“秋老虎”低头, 每天晨昏,在潜山城郊和乡村的菜园里、田野间,总有乡亲们挥汗如雨引水灌溉抗旱保苗夺丰收,幸福的笑意写在脸上,秋燥秋怨一扫而光。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本来立秋过后,炎热夏天便慢慢过去。然而,今年立秋后却并未变凉,也不下雨,暑气难消,只是昼夜温差大了些。乡亲们说“秋后有一伏”,今年立秋仍处于中伏,后面还跟着三伏天,“秋老虎”虎视眈眈。
  气象专家说,“秋老虎”是副热带高压造成的,副高中心控制的地区易现高温。夏秋交替之际,副高开始南退东撤,但由于大气环流的不稳定性,有时又可能短暂地西伸北抬,再次控制部分地区,造成局部高温。
  在天柱山民间,“秋老虎”指的是立秋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至9月间。随着时序推移,秋天气温缓慢下降,且遵循纬度由高到低的先后次序,北方下降较明显,南方步调慢些。其实,这种回热天气全球共有,欧洲称为“老妇夏”,北美人称为“印第安夏”。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表现略有不同。地处皖西南的潜山,一般比正常节气迟1-2个节令;此时虽明文节气已是秋天,但实际气温仍属夏暑之时,所以“秋老虎”几乎是常态。天柱山老中医,也把从立秋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2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老家槎水有俗话,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年立秋时间为8月7日20时29分,应属晚立秋,也叫“母秋”。正应潜山民谚“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
  天柱山道家有言,既然“秋老虎”无法回避,那么就应该直面。古人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养生要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黄帝内经》谈到秋季养生云:“使之安宁,已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中医主张天人合一,秋季降临,结合七情学说,重点应抓住悲字;结合六淫学说,应抓燥与火;结合脏腑学说,应注重肺。
  “秋老虎”时节与肺相应,而天气干燥,气燥伤肺,易产生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而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还处于衰弱阶段,“秋老虎”过后肺功能才开始旺盛,需加强调养,使肺气不要过偏,影响机体健康。昼夜温差加大,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以滋阴润肺为宜,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食物。如芝麻、糯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可多吃豆类等,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病字下边是个丙字,丙在天干中和心相对应。小时候听老先生说,身病源于心病,疾病发生和加重与心情关系密切,养生必先养心。对于心思很重、心情郁结的人,常常表现为体弱多病,典型代表就是林黛玉,是一种由心及身的身心疾病。对于此类情况,最好养心方式就是忘我。人的“自我”就像一个容器,心里不快,甚至身体不适都承载在这个容器之中,越是强调自我,这个容器就越大,里面装的东西就越多。解决不快,减轻不舒服感受的办法,就是使这个容器缩小或者消失,让这些负性感受没有立锥之地。
  “ 秋老虎”时节,天柱山已始现草木枯黄景象,由于环境因素影响,易引起人的凄凉、垂暮之感,产生抑郁情绪。如杜甫写道:“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因此,人生遇到不如意的事,尤其是遭遇“秋老虎”,更应以乐观态度,积极运动锻炼、外出旅游、探亲访友、奋发勤劳等以转移注意力,忘记忧伤与愁苦。正如刘禹锡被贬郎州时,不但没有悲观消沉,反而写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表达自己乐观的情绪和昂扬进取的精神,真正体现了“没有糟糕的事情,只有糟糕的心情”。(储北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2 08:41 , Processed in 0.05823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