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潜山] 探访余井镇余大屋

[复制链接]

帖子
5290
威望
0 点
红花
86474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潜山网 发表于 2022-10-22 14: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余大屋”位于余井镇文治村,坐落在一片乡野田间,坐西北朝东南,屋前明堂开阔,屋后绿树环抱,周围景色怡人。潜山网《走遍潜山》专栏今日带您走进余大屋,一探老屋的前世今生。
001.jpg
  驻足门外,眼看屋前荒草丛生,栏栅大门也被各种不知名的植被缠绕。推开老屋大门,粉尘脱落的黄土墙面映入眼帘,前厅两侧红砖堆砌、青瓦叠放,水泥地的缝隙里竟也长出一簇簇杂草......一派荒凉与冷清的景象,看起来像是许久未曾修整了。而据史料记载,余大屋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三百年的历史了。
002.jpg
003.jpg
  踏入大门后厅,斑驳的灰白色墙面、被红砖填充的偏门、布满灰尘的梁架青瓦,散发着毫不掩饰的简朴气息。当地年长的村民告诉我们,上方霉烂的梁架很特别,至于如何特别,他也说不出一二。我们抬头凝视着,感受这份古老的韵味。
004.jpg
005.jpg
  走进院落,天井内杂草齐腰深,两棵桂花树分别立于两侧墙角,似是在默默守护这方庭院。往前看,厅堂内略显萧条,水泥地面、柱础上已悄悄布满青苔,破败的石墙、风化的木柱、老旧的椽子正诉说着岁月的厚重与沧桑。
006.jpg
  抬头细看上方梁架,据介绍,它经过历代修葺,仍保持着苏地样式,即在檐柱与步柱之间设船篷轩,用蔳鞋头拱件承托随梁枋,枋上又安装荷包梁。且厅内为四椽栿木排架,隔架科采用荷叶墩,其上安装一斗二升单拱。月梁两端作云头状。这样的木排架结构,既继承了《营造法式》的工艺特点,又融入了《营造法源》的样式风格,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价值。若再仔细些,低头便可发现柱础上刻有精美的浅浮雕吉祥纹饰,值得细细品味一番。
007.jpg
  厅堂两侧各设一方小天井,是老屋朝外呼吸的“气口”,通风透光,不仅让老屋接“地气”,也接“天气“。一缕缕阳光洒在墙壁上,洒进屋内,光影交错间,一株株藤曼似是在静悄悄野蛮生长,顺着角落的青瓦、砖墙攀爬进来,倒给这古朴的厅堂添了几分小生机,加了几分观赏的趣味。
008.jpg
  最让人惊喜的是,打开厅堂的偏门,悬挂的衣物、晾晒的作物、盛开的红花、硕果累累的橘树近在眼前,这里充满了生活气息,当下心想:原来这里还住着人?一同前来的村民告诉我们,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仍住在这里,不过此时不在屋内。明媚的阳光下,望着这些,不禁有些恍惚: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长住于此,就好像是这座老屋的守护者。老人与老屋相依相伴,共同走过风风雨雨,守着它,就好像守着童年的记忆,守着永不荒芜的精神家园一样。
009.jpg
  来到后堂厅,肆意生长的杂草挤满了天井,仿佛是在奋力汲取围墙上方洒下来的光。正中间的横梁上悬挂着两处匾额,历岁月洗礼,被蒙上一层层灰,细看之下,能辨出左边匾额刻着“苍松翠柏”,右侧刻有“南山之寿”,这大抵是祈愿福寿绵延,教育后辈族人秉持高风亮节的品格,愿好家风被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吧。
010.jpg
  纵观余大屋,望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看着岁月流淌的痕迹,就像是黑白电影的底片,放映着一段褪了色的故事。尽管余大屋于2018年被相关部门挂牌列为潜山市传统建筑保护单位,又于2021年被挂牌列为潜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但想让余大屋重新焕发生机,仍需各方共同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余大屋能得到更多的修葺与保护,真正发挥出古民居的价值。(潜山网原创稿件 请勿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4-5-3 18:35 , Processed in 0.063990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