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11213 帖
威望- 0 点
红花- 56037 枚
|
背靠大山,天高云淡。3月12日,潜山市龙潭乡杜埠中心小学操场上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一堂专业又生动的体育课激起了在场每名学生的兴趣。
下午第一节课,上课铃还没响,体育老师韩凡就被学生们簇拥在中间。“韩老师,这节课学篮球吗?我还想复习三步上篮。”学生们满脸期待,听到韩老师肯定的回答,不少人兴奋地跳了起来。
“全体注意,先绕操场跑三圈,再做活动操。”听到口令,学生们自觉排好队伍,精神抖擞地热起身来。200米的小型塑胶跑道上,40余名学生整齐划一,无一人掉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口号声响彻校园。
热身结束,学生们在篮球架下围成半圆,韩凡站在半圆中心,一个个指导学生完成三步上篮动作,你来我往的互动间,学生们练得一丝不苟、玩得不亦乐乎。
六年级学生方严梓涵学得最起劲儿,在韩凡的组织下,他发挥自身篮球特长,成为校篮球队的积极分子,经常代表学校和其他村小学打比赛。
走出教室、奔向操场,享受运动、欢度童年,这座小操场成为学生们的“奔跑乐园”。
在大山里教授专业的体育课,这得益于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
以前乡村青少年体育基础相对薄弱,体育课由数学、语文老师代教,是不少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真实写照。
“学校偏远,专业体育老师难招,教学资源也比不上城里。”前些年,该校校长金结林一直为这事困扰,尽管体育“代课”老师们尽职尽责,跟着手机视频后面,费尽心思学各种体育技能,再传授给学生们,但学体育,总还“差那么一点儿”。直到村里来了新老师。
2018年,25岁的韩凡放弃大城市体育培训的高薪工作,回到潜山老家,立志将体育之光洒在这片土地上。
他也是目前这所学校唯一一名体育教师,包揽了全校125名学生的体育课。为何留在山村?韩凡说:“想弥补我小时候的遗憾。”从小热爱体育的他,大学选择体育教育专业,就是想让和他一样的山里孩子爱上体育,打下终身运动的基础,不错失优秀体育苗子。
教足球、做体能训练、玩趣味运动……守在大山6年,韩凡的投入换来了大山孩子的改变。
渐渐地,学生们对体育的兴致提了上来,身体状况与精神面貌有了明显提升,体育运动氛围渐浓。下课后,学生们不再待在教室里,而是纷纷涌出教学楼,到操场上尽情运动、嬉戏。
体育教育“软件”有了,硬件也加快脚步跟上来了。近年来,该校新建了塑胶篮球场和操场,学生们说:“新操场既漂亮又安全,即便摔倒也不会感到疼。”
“乡村振兴、教育振兴,体育大有可为。”金结林说,以体育人、以体育心、以体育德,为促进孩子们茁壮成长,学校不但保障体育课堂数量,还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校级趣味运动会,经常带领学生们走出校门,参加篮球联赛打开视野。“接下来,学校将致力于引进新的体育项目,为学生们拓展更宽的成才之路。”
举目四望,四周山连着山,满眼都是希望,金结林、韩凡等一批乡村教育者说:“我们走进大山,是为了帮孩子们走出大山。”(金若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