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资讯] 从看山护林到多元化发展——一家国有林场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复制链接]

帖子
11212
威望
0 点
红花
56034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香山飞鹰 发表于 2024-12-1 16: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的潜山市驼岭林场,漫山遍野层林尽染,树木叠翠鎏金,美不胜收。游客在山林间观赏金钱松,工人在林下采收天麻,护林员在林间管护中药材,昔日沉静的“深山明珠”重焕新生,活力十足。
  去年年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国有林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启动国有林场试点建设工作,支持国有林场开展场外经营。潜山市驼岭林场被列为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类型国有林场之一,系安庆市唯一。驼岭林场立足生态优势和区域环境,探索出林下种植、森林康养、场村合作等经营模式,拓宽“两山”转化路径,走出了一条森林综合经营利用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做活林下种植的绿富文章
  11月21日上午,寒风吹拂过松树林,余晓八和护林员们一道上山,来到了驼岭林场海拔800余米的麻岩管理区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查看林下仿野生石斛、黄精、西洋参的生长情况。作为林场场长,这是余晓八工作中的一幕。
  针阔混交林下,鹅卵石堆砌的苗床层层叠叠,呈梯带形状,附着在鹅卵石上的米斛幼苗正茁壮成长。沿着枕木搭成的台阶往山上走,路两旁一株株绿油油的黄精和西洋参种苗在风中摇曳,长势喜人。
  “这是2021年以来,我们利用衔接资金,打造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有30亩米斛、150亩黄精、60亩西洋参,由林场自主经营。”看着漫山的中药材,余晓八满脸喜悦地说,这是林场突破传统采伐经营模式的发展瓶颈,探索出的“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新路子。
  驼岭林场始建于1956年,总面积6.1万余亩,所辖山场位于4个乡镇境内的高海拔区域,山场绝大多数是新中国成立后造林困难的帽子山、瘠薄山及边界山。在一代又一代林场人的接力下,一座座荒山变为青山。如今的驼岭林场森林覆盖率93.39%,活立木蓄积量38万立方米,是潜山市北部山区重要生态屏障。
  “过去的驼岭林场育林造林、靠山吃山,自负盈亏,从上世纪90年代后,便陷入了发展的困境,难以维持生计。”余晓八介绍,2016年,林场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国家、省、市、县启动了国有林场改革,驼岭林场被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彻底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卸下了林场长久的历史遗留“包袱”。
  林场甩下了“包袱”,不能再戴着“贫困林场”的帽子。“不能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余晓八在外出考察学习后,决定利用林场的高海拔和生态优势,发展以仿野生种植名贵中药材为主的林下经济。
  “林下仿野生种植的石斛、西洋参、黄精,品质高,效益可观,5年后就能采收。在此期间,我们还能利用中药材基地打造研学游,拓展林业产业链,实现‘一地多收’。”余晓八说。
  探索场村合作的发展新篇
  今年9月,我省出台《安徽省“国有+集体”场村合作实施方案》,启动实施“百场带千村”行动,拟通过推行“国有+集体”场村合作模式,促进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
  其实,早在2005年,驼岭林场就与所在官庄镇坛畈村、光华村合作造林915.4亩,迈出了林场探索“国有+集体”合作经营的第一步。
  “这是我们在2005年种下的枫香,如今皆已成林,有的树干已粗达20厘米。”11月21日,站在坛畈村的村道上,记者顺着驼岭林场副场长江兴平手指的方向望去,初冬时节的枫树林已经由绿变红变黄,整片山被五彩斑斓的枫叶装点得如同一幅多彩的画卷。
  这片300多亩的山林,曾经被火烧得光秃秃,岩石裸露、土壤贫瘠。为让荒山复绿,坛畈村村“两委”找到驼岭林场,想寻求专业造林团队的帮助。造林是林场的专长,驼岭林场欣然应允,与坛畈村村集体签订合作协议,带着资金和技术,在荒山栽满了枫香,并将枫香抚育成林,等林木产生效益后,再与村集体分红。
  近年来,驼岭林场以集体林权制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国有林场人才、技术、管理优势,通过实施场外造林、签约托管等,不断盘活集体林资源,实现了山上增绿、林场增效、村集体增收。
  “与国有林场合作,享受造林、抚育、经营等‘一条龙’服务,不仅能美化山林,还能增加收入,一举多得。”官庄村党总支书记洪灿介绍,今年官庄村与驼岭林场合作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1000亩,目前正在进行林相改造,后续将发展林下经济。
  此外,为带动周边村发展村集体经济,驼岭林场还将山场低价租给村集体,村集体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林下经济,带动村民共同增收致富。目前,驼岭林场已带动4个村发展了3000余亩林下仿野生天麻、西洋参等名贵中药材种植,吸纳了400多名村民参与林下种植,人均年增收8000元。
  焕发森林公园的康养活力
  “这里的金钱松太美了,简直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11月10日,来自安庆市区的摄影爱好者王凯驱车来到官庄镇戈元村的金钱松林,对眼前的美景赞不绝口。
  每到初冬时节,戈元村的千亩金钱松就会由绿变黄,树叶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遍体鎏金,来拍照、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金钱松已成为官庄镇乃至潜山市一张靓丽的名片。
  “每年的造林计划中,我们有三分之一种的是金钱松,目前已种了7万多株金钱松,余下的三分之一是杉木、三分之一是杂木。”余晓八介绍,近年来,驼岭林场在持续提高森林质量的同时,注重改善森林景观,逐步打造多树种、多色彩、林相美的异龄复层混交林,为发展森林康养等新业态打下良好基础。近5年来,驼岭林场累计投入资金677余万元,实施中央财政森林抚育及林相改造项目4.5万亩。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森林生态,驼岭林场成功打造金紫山森林公园,开发各类森林旅游康养产品,建成双峰、香山两个景区,推动森林公园公益性建设。周边镇村依托金紫山森林公园已建设民宿200余家。“我们也在谋划将场区的闲置房屋打造成民宿,发展森林康养。”余晓八说。
  此外,驼岭林场还在积极探索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入推动碳汇森林行动,完成驼岭林场林业碳汇项目PDD及驼岭林场林业碳票减排量核算报告及林业碳票制发工作,有序推进林业碳票交易。
  林下经济、森林康养、场外造林、林业碳汇开发……种种尝试让驼岭林场端起了“绿色碗”,吃上了“生态饭”,也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供了鲜活样本。眼下,借助国有林场试点建设契机,驼岭林场正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山绿、场活、业兴、人富”的方向阔步前行。
  (全媒体记者 查灿华 通讯员 潘艺 张韩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4-30 22:54 , Processed in 0.047737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