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传真] 黄柏镇大水村:小产业谱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复制链接]

帖子
11212
威望
0 点
红花
56034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香山飞鹰 发表于 2025-4-17 11: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进黄柏镇大水村,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粉丝加工厂内,工人们正将晶莹剔透的薯类粉丝打包装箱;食用菌大棚里,簇簇菌菇如云朵般“绽放”。近年来,该村在退伍军人“兵支书”的带领下,以粉丝加工和食用菌种植为突破口,走出一条“产业造血”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部队教会我,打胜仗得靠精准战术。”大水村党支部书记坦言。黄柏镇大水村位于大别山南麓,除水稻外,红薯是其另一大特色产物,2022年他利用村里薯类种植基础好的优势条件,经多方考察,在镇政府支持引导下,争取财政衔接资金245万元,建设1100平方米黄柏镇大水村粉丝加工园,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引进全自动粉丝生产线和电商销售,村民们再也不担心红薯的销路和过剩问题了。“现在年产粉丝100万斤,带动30多户村民户均增收8000元。”村民余大姐边分拣粉丝边笑着说。
  为破解单一产业风险,书记又瞄准食用菌赛道,在镇政府引导下,通过对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推广“菌棒托管+农户承包”模式,村里建成10亩智能化大棚。“菌棒由专人统一提供,我们只管种,技术员上门教,包销路!”脱贫户叶大哥承包两个大棚,年收入超2万元。目前,该村食用菌年产值突破30万元,还吸纳20余名留守人员就业。
  如今,大水村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薯渣用于菌棒原料,电商直播间同时推广粉丝和菌菇产品。大水村还计划开发观光体验项目,让游客亲手采蘑菇、做粉丝,把田园变景区。
  从“贫困村”到“脱贫村”,黄柏镇大水村的实践印证:党建引领、能人带头,小产业也能谱写乡村振兴大文章。(聂咸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4-30 18:32 , Processed in 0.05278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