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资讯] 潜山市:厚植国防教育情怀 培育忠诚报国新人

[复制链接]

帖子
11355
威望
0 点
红花
56351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香山飞鹰 发表于 2025-10-10 0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潜山市充分发挥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优势,不断推动全民国防教育走深走实,厚植爱国拥军情怀,培育忠诚报国的时代新人。
  2023 年以来,潜山市共有489名青年投身军营,野寨中学连续三年输送军校学子达110人,其国防教育案例入选《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案例选编(2025 年)》。
  红色引领,筑牢国防教育根基
  潜山市深挖红色资源,邀请省市专家系统研究阐释红色文化,形成“红源潜山”学术共识。出版《潜山红色文化与大别山精神研究》等著作,编写《9年时间12任县委书记慷慨赴死》等40余篇革命事迹,为国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
  同时,潜山市大力建强红色阵地。修缮335处革命遗址遗迹,建成“红源潜山革命历史陈列展”,复建五庙党小组旧址等9处红色场馆,提质扩容野寨抗战英烈纪念园,并推出3条红色旅游线路,年接待红色研学达10万人次。今年2月,潜山市烈士陵园获评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进一步推动了国防教育与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
  在教育形式上,潜山市通过艺术化手段活化红色记忆。创排《新四军母亲》《皖山魂》等国防教育主题黄梅戏舞台剧,以“乡音戏台”开展浸润式教育,累计巡演180余场。抗战题材黄梅戏《张恨水》还荣获省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全民参与,深化国防教育覆盖
  潜山市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把国防教育作为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必学内容,推行“三个一”学习制度,即1次研讨、1次研学、1次授课,并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辅导,让“学国防、讲国防”成为常态。
  对于青年群体,潜山市采取长效培育机制。通过“教室+行走+实践”融合课堂开展青少年国防教育,将《红源潜山薪火相传》等融入中小学课堂教学。结合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开展红色研学,野寨中学打造“开学第一课”“最后一课”国防教育特色品牌,近三年累计开展军事讲座、夏令营等活动60余场次。
  此外,潜山市还常态推进全民参与。整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场馆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村大舞台等阵地,常态化开展“红色电影天天看”“爱我国防”等活动。成立全民国防教育志愿宣讲团,每年开展“七进”宣讲30余场次,让国防教育延伸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
  军民融合,营造崇军尚武氛围
  潜山市通过全媒宣传强声势,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等主题,策划“烽火岁月老兵说”“永远的忠魂”等系列微视频。近两年来,40多家中央及省级媒体聚焦潜山国防教育,刊发稿件、视频1400多篇(条),浏览量超7亿次,野寨中学师生代表还登上中央网信办大思政课舞台,传递爱我国防的青春声音。
  在军地协同方面,潜山市建立了军校生“成长档案”、军人家庭“光荣档案”、抗战老兵“关怀档案”,实现“校门”“营门”“家门”全程跟踪服务。同时,探索“衔接式”培养模式,野寨中学与国防科技大学开设“国防科技育英班”,天柱山中心学校与“天柱山舰”开展“同升一面旗”活动,凝聚起军地合力。
  潜山市还通过榜样激励树导向,连续两年举办军校新生“携信入校”仪式,常态化邀请立功军人进校园分享事迹。今年以来,为现役官兵送功入户124人次,其中二等功2人、三等功25人,用身边典型激发了青年参军的热情。
  未来,潜山市将继续深化全民国防教育,不断厚植爱国拥军情怀,为培育更多忠诚报国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大皖新闻记者 蒋六乔 通讯员 刘汉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10-21 17:36 , Processed in 0.05414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