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 天柱“情”

[复制链接]

帖子
11212
威望
0 点
红花
56034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香山飞鹰 发表于 2016-3-26 09: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柱“情”
  作者:李伟
  天柱山位于安徽潜山县境内,历史上汉武帝曾封天柱山为“南岳”,但后来隋文帝把“南岳”的尊称给了衡山,至今潜山人仍用“古南岳”来尊称使潜山出名的天柱山。天柱山以雄奇灵秀与黄山齐名,素有南国第一山之称,其海拔1488.4米的天柱峰被称为江淮第一高峰,天柱山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出生在大山里的我,家给我的记忆是一座座直插云霄的山峰和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河。
  记得上次去天柱山玩还是在高考过后的那个暑假,因为那时我们本地人可以凭着当年的高考准考证免门票去玩,当时天柱山还只是一个4A旅游景点,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5A级的旅游景区了;这些年,我一直在外地奔波,每次回家也就是过年前后一周左右,所以这些年也就一直没有再去过。
  记得第一次天柱山玩的时候,我们几个同学选择的是徒步爬上山的,一路我们一边往上爬一边在路边的景点拍照留念,我们一开始就爬的很慢,目的是为了保存体力,因为我们的终点是最高峰----天柱峰。山里的泉水很凉快清澈见底,累了我们就坐下来休息,再用手捧些山泉洗洗脸甚是凉快,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这也是我第一次感觉离大自然这么近,瞬间身上的疲劳已经去了一半了;当我们快爬到山顶时我们来到一颗迎客松树前,导游给我们介绍:“那颗树就是当年孝子董永与天上的七公主定情的地方,后来黄圣依版的《天仙配》电视剧里董永跟七公主拜天地时拜的也是那颗松树,站在旁边给他们做媒的是土地公公”,随后一路上跟着导游边走边玩直达我们的终点----天柱峰,但是在上天柱峰前还有一个百步云梯这个景点,之所以叫百步云梯,它的特点就是陡,它的陡峭几乎可以说是跟石壁形成九十度的角度了,一开始往上爬的时候没有感觉,可当爬了一半的时候回头往下一看,整个人都不敢站直,只能趴在阶梯上缓慢向上爬,再往旁边一看是深不见底万丈悬崖,真是不寒而栗啊。最后跟同学一起互相拉着手低着头慢慢的往上爬,终于来到了我们的终点---天柱峰。当站在最高峰往下俯瞰时才正真体会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的真切体会,因为天柱峰是最高峰所以长年云雾缭绕,当我们张开双臂云雾从身上飘过时全身清凉透底,所有的疲劳在瞬间化为乌有,同时也有种身临仙境的感觉,这才体会到之前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下山的时候我们刚刚下到一小半时候山上下起了大雨,山上的雨水也显得格外清爽,每一滴打在身上都特别舒服,因为是夏天我们一点也不觉得冷。在下山的途中我们还看到了我们在小学课本中学到的《挑山工》,他们是从山脚往山上的商家运送物资,而且年纪都是比较大,看着他们那被压弯了的脊梁,让我由衷的敬佩,毕竟这份工作不是谁都可以胜任的,下到山脚时已经是很晚了,我们行走在暮色沉沉的归途中,内心却丝毫感觉不到疲乏。虽然,人在向山下行走,心却忍不住再三回望夜色朦胧中的天柱山。
  天柱山的确是一座风景秀美的山,但我似乎并不想用大量文字来描绘此山石如何秀美。古往今来也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在天柱山留下自己的墨宝……
  白居易留下了“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苏东坡留下了“青山只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初”。
  王安石留下了“野性堪如此,潜山归去来”。
  如今的天柱山已不再寂寞了,许许多多的人来过了,看过了,感慨过了……曾一度认为自己在这陌生城市过惯了朝八晚五的日子,在流水般失意的日子里,回望故乡的山山水水,已渐行渐远。蓦然回首,才发现那尘封于心底地芳香,才明白,自己是一只放飞的风筝,无论身置何方,身在何处的心灵之绳永远栓在故乡门前的梧桐树上。
  也许若干年后天柱山会让全国的人闻名而来,但岁月有痕,记忆有声,让记忆留住它的美好,让游子永不相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 03:32 , Processed in 0.04793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