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11212 帖
威望- 0 点
红花- 56034 枚
|
印象故乡
作者:王虹桥
记忆,深深浅浅,然,故乡,却那般清晰。
——题记
都说一个人生命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自己的家乡,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无论是否功成名就,都不会忘记,那片生养自己土地上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花儿落了
林海 - 城南旧事
春天是个多情的季节,少年,在生命般跃动的绿叶下做着天马行空的梦。好像还是昨天,来时郁郁青青的小路,一如既往,清新,连迎面而来的空气都是那时一样的心跳。
此时,梦已经进入故乡。
故乡潜山,坐落于大别山东南麓,素有“皖国古都、安徽之源”之称,是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
故乡,是厚重的。
孔雀东南飞雕塑,吟唱着爱情的凄美忠贞;太平古塔,见证着皖城的历史沧桑;胭脂井遗址,诉说着皖城二女‘秋水并蒂开芙蓉’的美貌;三祖寺,体现了禅宗文化的气韵;京剧鼻祖程长庚纪念馆,彰显了黄梅戏文化底蕴;薛家岗遗址,传承了人类漫长的历史……
故乡,是温婉的。
行走在水墨画般新皖派建筑小巷,虽没有撑着油纸伞的姑娘,但远处传来悠扬委婉的黄梅小调,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也跃然如上。都说自古江南出美女,潜山女子多肌若冰雪,眉似柳叶,说起话来,较吴侬软语多了一分阳光,较齐鲁之音多了一分温柔。
故乡,是清新的。
发源于天柱山的潜河水,似一条玉带,蜿蜒盘旋天柱峰山间,为雄奇的天柱山增加了几分灵气,难怪王安石写下“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的诗篇。行至平坦宽阔处,碧水荡漾,波光粼粼,好奇挽起裤脚,来到沙滩,然河水太过柔弱,以至于没碰到一粒沙子,便绕道走开,三四月时节潜河两岸长堤叠翠,绿草如茵,携友而行,更是有趣。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在故乡度过的,提到故乡很多人希望变年轻,都希望自己永远处在童年那样一份美丽时光里。今天恰逢春分,城市中忙碌的我们还没来得及体验杨柳绿了,花儿红了的大自然的馈赠,转眼春天已经过半。
偷得浮生半日闲,终得假期,深呼吸,让心放松,让梦继续。
家的四周是农田,虽没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也静谧舒适。最喜春天,一望无际的花草花(学名紫云英),白红渐变的花朵,在翠色叶子衬托下显得小巧精致,惹人喜爱。每当这个季节放学时,总是特意和小伙伴相约田野,小心翼翼生怕弄断连茎摘下几朵,然后将他们串起来,做成手环或者花环。
回家之前,我们还总是习惯性采摘几把小鸡草回家,以防因为贪玩沾上花草花汁液被妈妈发现责备时候,我们可以用小鸡草将功补过。
还有屋角见证我无数个调皮躲猫猫日子的油菜地。茂密油菜花带来得天独厚的藏身优势,穿梭于中,甚是难寻,可是油菜花枝干是脆弱的,一不小心就会弄断,欢声笑语之后,父辈知道总是难免责备。花开时节,微风袭来,清香扑鼻,夹杂着最熟悉的青草和泥土的味道。偶有情趣,随手捧起一朵油菜花,仔细观赏,只见每朵花上冒出鹅黄色的花蕊,点缀着枝干上的绿叶,花开满地吐芳香,一枝绿叶总关情。
这个季节,勤劳的妈妈们会挽起竹篮,开始每年的必备活动,去田间地头寻找一种叫水萩的野草。回来洗净,捶碎,和粉,定形,煎炸,美味的水萩粑就成功了,一口咬下去,汁溢唇齿,回味无穷。
突然眼前浮现爷爷的面庞,岁月压弯了他的腰,辛劳在他脸上刻满了皱纹,他那双温暖而粗糙的手抚摸着我,亲切但却遥远。
此时,已经正午,上海的阳光越来越强。故乡的事,故乡的人。故乡的景,不够只言片语。我把被阻挡的西南方目光抽回,将故乡的梦封存,只待下期续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