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992
注册时间2016-3-28
帖子72
精华0
积分235最后登录2017-3-12

- 帖子
- 72 帖
威望- 0 点
红花- 163 枚
|
季节的更替,有其固有的规律。对于在闷热的酷暑中煎熬过来的人,老是觉得秋季来的太晚。
清晨和傍晚,漫步潜河大堤,一丝凉意悄悄地袭进心头,那轻柔中略带几份甜丝丝的河风,从你跟前娇滴滴地掠过时,真让人有一种想把它拥进怀里的感觉。
从县城向西约一公里,就是绵绵流淌的潜河,它与县城东边的皖河形成一个巨大的扇形夹带,把一座古老的县城紧紧地拥抱着。
我无从考证潜河的历史痕迹,更说不清它曾经有过多少喜怒哀乐,但我深深地知道,是它的灵气引发着这方土地之上的万物生长,是它的营养滋润着万顷之中的累累秋硕。
儿时,潜河两岸是我们常去玩耍的地方,每年初秋临近,那里依然是孩子们的天然浴场。从夏到秋,河面很少得到宁静。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宽阔的河面象是披上了一件粉红色的轻纱,引人回味,勾人思绪。
河堤上那茂密的竹林和排排的河柳间,不时点缀着许许多多不知名却会歌唱的小鸟。河水清得见底,伸手一捧,倾刻从指缝间撒落下无数颗晶莹透亮的珍珠。那一头翘的竹排,在千余米的河面上,或顺水而下、或逆流而上,站在排头手持撑篙的排工,清晨他们带出的是满腹的遐意,傍晚他们丢进河里的是一天收获后的欢歌。远远看去,轻舟泛影,好一副“渔歌唱晚”的景致。
潜河似乎永远望不到尽头,那松软炙热的沙滩也不知是何年开始沉积的,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阳光下折射出许多星星点点的耀眼金光,仿佛那里永远是一处取之不尽的金盆。
多少年来,潜河一直成为城里人休闲散步、晨练游泳的极好出处,那里没有城里的喧嚣,只有渺渺薄雾和袅袅炊烟,那里永远散发出一种沁人心扉的五谷花香。在那里无论是看日出或日落,总会给人一种难以言状的错觉。伫立河边,人们总是看到两个太阳一同起落。连接潜河两岸的是一座建于60年代初期的水泥大桥,因潜河又叫西河,其桥也就自然称之为西河大桥了。十几年的风雨,大桥似乎苍老了许多,在105国道上,她虽然只是一座很不知名的普通大桥,但她却承受着太多无法估量的负荷,在凹凸不平的桥面上,印记着古老小城一次又一次的变迁。如果说她是一副记录小城历史的画卷,那么她有春的盎然、夏的激情、冬的宁静,更多的则是秋季大红大紫的浓缩。
有人说,潜河是从大别山深处走来的,我说,潜河是从天柱山怀中孕育出来的。她流淌的是千百年来汇聚而成的一种至高无上的气节和精神,那里有汉武帝封岳的欣喜,也有隋炀帝废岳的悲叹;有王安石“书台夜月”的倩影,也有苏东坡浩气荡荡的诗篇;有“二乔”美丽的爱情佳话,也有左慈炼丹的神化;有“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柔情故事,也有刘源领兵扎寨,永抗倭寇的刚直与铿锵;有“恨水”传世的佳著,也有京剧国粹的精华。这一切的一切早已化作至美的秋色,点缀在悠长的潜河两岸,她无声的将灵息融入河流、汇入长江、走进大海、漫际世界。
一年四季我最欣赏秋的韵色,静静地、实实在在的是他的全部内涵,愿潜河的秋色一年比一年艳丽、丰实。(曹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