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
注册时间2015-1-27
帖子5348
精华38
积分93286最后登录2025-4-29

- 帖子
- 5348 帖
威望- 0 点
红花- 87748 枚
|
在老家,桑树是一种很值钱的树,只要一说到好的家具,都是桑木栏子柏木心。这大约就是桑树和柏树长得慢的原因,如果像现在的泡桐或者杨树,几年就成材,无论如何是卖不上好价钱的。
我见的成片的桑林,是参加一个文学座谈会时,在上海到杭州的路上,为此我还与一个老桑农拉了很长时间的家常,知道了种桑养蚕的不易。从正月种桑秧、修桑、撒蚕沙、编蚕帘开始,到七月再修桑、把桑结束,中间有浇桑秧、捆桑绳、修蚕具等很多环节,阴晴天都忙个不停。所以当我把冰凉的桑蚕丝T恤衫套在身上的时候,总会想起那位老蚕农的话,还仿佛看到了他“买粪谢桑”
的身影。当然,现在与古代不同了,那些“遍身罗绮者”,不一定“不是养蚕人”了。
桑树是南北方都有的,但养蚕大多是在南方。《诗经·卫风》“桑之未落,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这应该是最早说到桑树的典籍,那时的“卫”,在河南河北的交界处,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大名、河南卫辉的两个区域,这说明古时候这些地方也是普遍种植桑树的。
蚕,我见过的不多,但看过不少名家的蚕画和一些养蚕的书,如果说,明末湖州涟川的沈氏编一本种桑的《沈氏农书》是很正常的事,作为词人的秦观写一本《蚕书》,就是难能可贵的了。黄永玉题《蚕》画的警句我还能背得出来,“我被自己的问题纠缠,我为它而死”。但我最喜欢齐白石的《桑蚕筐》,一幅画三分之二画一长提手,真是大胆睿智,长提手边斜倚一根小竹棍,下部是几片桑《,就在这小竹棍和那几片桑《上趴着几条活泼的蚕,仿佛正蜿蜒爬行,极其生动有趣。
爷爷生前说过,飞蝗飞过的地方,所有的植物《子都会被吃光,唯独桑《,它们一片也不敢吃。我曾经有意无意地查了不少植物书和昆虫书,至今也没有找到答案。不知是爷爷的观点有问题,还是科学家至今没有解开这个谜。不管怎样,桑树,又给我增加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蚕这个“天虫”,更让我崇敬无比。(来源:潜山通讯 作者:刘绍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