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资讯] 汪孟友:足迹遍布塔畈山区 促进结对帮扶

[复制链接]

帖子
1314
威望
0 点
红花
4597 枚

潜山资讯 发表于 2016-4-15 10: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潜山资讯 于 2016-4-15 10:05 编辑
001DNlqMgy6Wq8ESgJs92&690.jpg
  汪孟友 安庆塔影摄
  今年65岁的汪孟友,于2014年9月成立了潜山县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组织,成立期间花了大量心血,协会共发动开展各种助学、扶贫和敬老等志愿活动41次,参与人员200余人次,服务社会400多小时。主要开展的志愿项目有:冬季年关对全乡特困户送温暖、“五四”“六一”面向中小学生助优、夏季启动对全乡贫困大学生高中生捐助、大病救助和特困救助等活动。
  热衷慈善募捐近8万元
  协会成立一年来,通过现金、转账和微信平台等方式,共募集资金79831.55元,其中:个人、单位会员和社会爱心人士捐款收入68681.55元,会员会费收入11150元;支出捐助和其他费用共计40341.86元,其中捐助款项支付35123元,其他费用5218.86元。
  成立一年来,共奖励优秀学生140人(中学生20人、小学生120人),捐助贫困学生21人,扶助五保和大病致困家庭19户,协会捐助扶持对象除涵盖塔畈的11个行政村之外,还惠及县内其他乡镇的优秀贫困生。一个年届花甲的山村农民,组建了潜山县第一个获准注册的农民志愿者社团——“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作为协会会长,真名却鲜少有人知道,只知道人称“义公”。
  65岁的他,是土生土长的塔畈乡人。汪孟友有两个儿子,虽然当时家里很穷,但他坚持让两个儿子接受教育。现在,两个儿子一个当了律师,一个做了互联网公司总裁。这时的义公家庭生活大大改善,彻底告别了贫困。但看着塔畈乡很多孩子因为家庭贫困不得不离开学校,汪孟友的心针扎一样疼痛。他开始尽自己所能去接济这些孩子。两个儿子每月定期寄钱给他,他只留一些基本生活费,剩下的都用在孩子身上。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汪孟友倾其所有也只能援助几个孩子。
  促进“一对一”结对帮扶
  汪孟友的老伴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有点想不通就去数落义公:这么大年纪了,安心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乡里那么多条件好的都不帮,你一个人怎么也帮不过来。一语惊醒梦中人:独帮不如众人帮。争取乡亲的支持首先要争取家人的支持。这些年,义公总是慷慨地用儿子的钱去接济这些孩子,他的老伴虽没说什么,但义公还是看出她对自己的行为颇有不满。义公决定从老伴的思想工作做起,之后对贫困学生的走访总是带着老伴一起去。
  老伴最终明白了义公的苦心,而短短半年,义公身边聚集的爱心人士越来越多,募集善款越来越多,对困难家庭的救助也越来越深得人心。为了使这项工作能够长远健康地发展,义公在潜山山区第一个获准注册了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目前协会有百余人,活跃在塔畈乡各个需要帮助的角落。
  几年来,义公的脚步遍布塔畈乡十一个行政村,一辆摩托车跟随义公到过塔畈乡的每一个角落。山区的路,崎岖不平且弯道急险,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遇到恶劣天气,只能艰难步行。在儿子指导下,他硬是学会了操作电脑,上了微信。
  协会收到的最大一笔捐款有一万元,是当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家捐助。塔畈乡下设十一个行政村,很多村干部都加入了协会,有些村干部和企业老总还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顺利地去求学。
  在采访中,汪孟友对记者说:“我的想法很简单,在塔畈,我不想看见任何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中断求学梦。”如今,义公身边还有一群义公,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储玉环 郭久玲 叶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5 21:28 , Processed in 0.050556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