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 泥土的升华

[复制链接]

帖子
72
威望
0 点
红花
163 枚

潜山文艺 发表于 2016-4-20 19: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潜山网微信号(qsw0556)遥远洪荒,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陶瓷应运而生。这泥土的艺术,根植于中华大地,给人们带来无穷的物质和精神享受。
640.webp (1).jpg
  在潜山,距今六千年的“薛家岗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彰法山西汉古墓的陪葬品,也多为精美的陶器。这些陶器的生产,与誉为“陶瓷之乡”的痘姆,是否有些不解的情结?带着疑问,近日,我来到潜山县痘姆乡,看到了从泥土到陶瓷的生产过程,看到了泥土在能工巧匠手中的升华。
  痘姆乡政府所在地马道头,相传南北朝时期,有兵驻扎营盘岭,常在这里驯马。三国赤壁之战,曹操号称八十万人马下江南,青口为一个驿站,这里是马道。“马道头”由此得名。“营盘岭”、“青口”等地名,也沿袭至今。至于痘姆乡的名称,则源于当地的“痘姆庵”。在经批准恢复的痘姆庵,我们见到了六岁出家的释常平老人。她向我们讲述了“痘姆”的来由。说是很早以前,这一带的孩子出天花不治,夭折的儿童,坟茔一座接一座,像农田里炒烟包一样。后从很远的地方来了一位老奶奶,用单方制服了天花。她故去后,人们称她为“痘姆娘娘”,并在“城西十五里,始由叶姓施建,继由僧尼募化,地方捐资”(《潜山县志》),建了痘姆庵,世代供奉。我听了,对在场的乡党委书记李忠、乡长汪正胜说,看来人心是杆秤,为百姓做了好事,造福乡邻,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640.webp (2).jpg
制作好的火炉
  痘姆乡地处黄泥岗,我们来时,这里有两个多月没有下雨了。踩着泥土碾成的绒灰,怀着好奇心,来到地处青口村的天柱陶瓷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生产传统陶器的窑厂。经理葛贤进,地道的痘姆人,今年虽只有四十四岁,却是生产陶瓷的第四代传人。问起痘姆陶瓷生产的历史,他侃侃而谈。听自己祖上说,在明未清初,外地一位姓时的陶器师傅,发现这里全是黄盘粘土,适宜烧制陶器,就与当地人合伙,在今火焰冲李大屋后山,破土建窑,搭棚制坯,办起陶器厂。这里生产的黑陶,虽没有唐代诗人陆龟蒙描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那样,但也质优畅销,吸引远近乡邻前来学艺。后烟火有续,由小到大,一直延办至今。
  在公司办公室,葛经理指着样品,不失时机地做起了广告。这里的产品有近百种,分大货、小货、黄货三大类。水缸、酒坛、米瓮、酱缽、油壶、菜罐、火炉、烟涵,举凡生活日用品,一应俱全。除保留传统产品外,还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花缽、农家水塔等时新产品。来这里采购的一位客商,拿着一只外形美观的炖缽说,比起塑料金属类器皿,陶瓷有高洁实用的优点。陶瓷受污,不侵其洁;经火,不变其形。居家过日子,用它装食品,不回潮不变味,用砂锅煨老母鸡,鲜美也远非高压锅之类能比。
640.webp (3).jpg
制作油壶
  在葛经理的带领下,我们逐一参观了生产车间。一件陶器,要经过取土、晒干、破碎、化泥、制坯、晾坯、上釉、装窑、烧制、出窑等十多道工序。过去破碎、和泥,要用人力搅拌、牛踩,现在用的是破碎机、吸风机、搅泥机,提高了工效,且烧制出来的陶器,没有沙眼不渗水,外观美。以往上的釉,是草木灰和水,而今用的是从江西宜兴引进的化学制剂,成品光泽照人。最神奇的,莫过于制坯了。窑厂的师傅说,做大货是人转货不转,小货是车转人不转。我不解其意,到现场一看,恍然大悟。做水缸、米瓮等容积大的陶器,生产的工具是托板、木锤。制作时,人围着陶坯转,在泥托上用泥条从底部向上加,边加双手边用托板、木锤拍打。拍打是为了定型和加固,要待下面的泥坯干了,才能向上加泥条。同时做四件,四天下来同时成功。也就是说,一位上等的师傅,一天才能做成一件大货的泥坯。在制作腌菜的荷叶坛等小货车间,只见师傅坐着,双脚猛蹬飞车,脚下的转盘飞速旋转。同时,根据陶器造型,双手握住泥坨操作。不到五分钟,一个荷叶坛的坯子就泥遂人愿地成功了。这就是车转人不转,看似简单,其实全仗手上功夫。我打听一位较为年轻的师傅的经历。他说,我今年四十岁,做小货已有二十多年了,从十几岁学起,徒弟就当了六七年。看上去,师傅们都不年轻了。葛经理说,公司的四十多位职工,年龄都在五六十岁上下。
640.webp (4).jpg
烧制陶器的窑
  烧制陶器的窑,称龙窑,由下而上,八十多米长,分烘烤、烧制、冷却三个工作面,烧制时温度要烧到一千一百度。看火,掌握火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功夫,全靠在实践中摸索。能当上看火的师傅,也就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公司门口,装货待运的车子一辆接一辆,看来销路还不错。由于制陶受天气影响,雨天冻天不能生产,一年生产时间也就七八个月。一个熟练工的报酬,全年在八千到一万元。
640.webp (5).jpg
制作菜罐
  痘姆的陶瓷生产,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经历了由黑陶向白瓷的飞跃。他们走出去学艺,从江西景德镇请来师傅授艺,先后生产出盘类、碗类、杯匙等精细餐具。汪岭村的刘金全,就是当年技术革新的领军人物。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如今这个乡的“泥巴工程”越做越大。近两年,由个人投资,又新办了双星、天源两家建筑陶瓷公司,主打产品也根据百姓需求应运而生,主要生产琉璃瓦系列,集实用观赏于一身,满足富裕起来的农民盖楼房装饰用。搅拌和泥,制坯烧制,机械化一条龙生产。烧制看火,掌握温度,也“洋气”起来,工人看火只要看看仪表就行。他们烧制的琉璃瓦,坚固耐用,人站在上面都踩不断。脊瓦饰有双龙戏珠图案,活灵活现,市场销售行情看好。两家公司年产值都在五百万元以上,分别吸纳当地农民近百人,月工资不少于千元。
640.webp (6).jpg
制作茶壶
  离开陶瓷厂,回乡政府的路上,大伙谈起了陶瓷业的前景,也不无忧虑。而今的年轻人,大多乐意到外地挣大钱,不愿再与泥巴打交道,陶器制作的传人越来越少。为了使制陶技艺发扬光大,乡政府打算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师傅多带徒弟,扶持陶瓷业的发展。随着东香高速公路的建设,他们还做出规划,把这里办成农家乐旅游点,与天柱山旅游接轨,让游客参与制坯烧陶,自得其乐。我们都说,这不失为一个好的创意。
640.webp (7).jpg
烧制陶器
  陶瓷万年泥与火,素雅妙手兴和衰。在痘姆,还一时没有探究到这里的陶瓷生产与远古时代的渊源。但我看到了,这里昨天的陶瓷,记载着远古的文明。今天的陶瓷,孕育着现代人的理念。明天的陶瓷,预示着更为广阔的用途和神奇。
  我赞美陶瓷,讴歌痘姆人民这泥土的艺术。( 黄骏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 08:44 , Processed in 0.066019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