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潜山] 【潜山旅游】故事陈桥

[复制链接]

帖子
5348
威望
0 点
红花
87751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潜山网 发表于 2016-5-19 19: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潜山县“西大门”黄铺镇境内,有一个古老的村落——陈桥村,古老文明的发源,聚气藏风的山水,义门流芳的家声,血雨腥风的抗战记忆,赋予了它的古朴与厚重。
03.jpg
农家小别墅
  地处吴楚古驿道上的陈桥,自古便是重要的陆路交通通衢,这里东接痘姆乡,南邻黄铺村,北承水吼镇,西启太湖县,素有潜(山)太(湖)之边境,怀(宁)望(江)之门户的美誉。
06.jpg
农家生态环境美
  陈桥村原属牌楼乡,2005年撤乡并镇纳入黄铺镇辖区。明代牌楼人王俭,明武宗授之御马监太监,为表其衷心,赐建牌坊一座,并建城墙府宅,牌楼因而得名,沿袭至今。
02.jpg
圣旨碑
  曾为牌楼乡政府所在地——陈桥村青山环绕,碧水环流,陈桥、北桥、南桥、花桥四座小桥位居四方,因这里是陈氏家族祖居地,而统称为陈桥。
09.jpg
红石谷
  陈桥坐落于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南部科考区,天柱山21亿年的地质变迁运动,造就了它半山半圩的地貌。境内红石谷丘陵低山,与距今6000多万年的古生物化石“东方晓鼠”发现地痘姆红星村毗连,是天柱山重要的科考点之一。上个世纪70年代,考古专家在陈桥湖埂村民组发现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现珍藏于县博物馆。经考证,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与潜山县王河镇“薛家岗古文化遗址”同期,历史可追溯至五六千年以前。
08.jpg
青山绿水
  凭借地貌、土壤、气候等优势条件,陈桥成为一个农业大村。上个世纪“学大寨、赶郭庄”的70年代,陈桥湖埂是全村农业“心脏”和全县农业发展示范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曾在湖埂进行3年的杂交水稻试验,自此,陈桥与杂交水稻结下不解之缘。
010.jpg
勤劳的陈桥人
  地质变迁,造化出陈桥好山好水好风光,原汁原味原生态的美丽田园,又因受了千年时光的浸润,让陈桥于厚重中充满传奇与神秘。
  月形、凤形、虎形、马腰、湾塘等一个个富有龙脉之相的山水福地聚气藏风,世世代代陈桥人在此乐业安居。其中,库楼,曾是见证陈桥陈氏家族辉煌的地标性符号。元末明初,陈氏先祖从江西瓦屑坝迁徙于此,建有金库、银库两座,建筑群聚集了近百间房屋,规模庞大,成员众多。陈氏家族素以“义门”享誉一方,世代崇文尚学、耕读传家,至今绵延20代近七百载。
012.jpg
当地居民向笔者指认宰相府后花园遗址(水中的古石条)
  回望历史,金墩,让陈桥的记忆上溯至唐代。两条小河在此交汇,远山田园列于前,天柱主峰峙于北,笔架山居于右,方印山坐于左,风水绝佳。据县志记载,此地曾是唐懿宗时期宰相毕諴隐居之所,其亲建水榭凉亭于相府院内池塘,建大、花桥于两溪以通往相府花园——梅花园,相府方圆达5平方公里。
005.jpg
古遗址
  随着时间的推移,毕相府最终淹没于历史的洪流中,如今仅剩宰相墓、梅花园、圣旨碑等遗址遗迹供人凭吊。清乾隆年间,当地以捕鱼发家的王氏先祖在相府遗址上改建清式四合院,分神堂、中厅、门楼三部分,按照三进五深的布局,采用“四柱五架”的结构,内部天井、厢房、巷道、走廊相互贯通,无不彰显出高门大户的一时显赫。
04.jpg
国民革命军48军138师部旧址
  厚重的热土注定有着不平常的记忆。抗战时期,陈桥曾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之一。潜山县城是大别山外围重镇,也是当年安徽省会安庆的屏障,因此,控制潜山,方可确保夺取武汉无后顾之忧。而日军侵占武汉,必占领陈桥。1938年6月17日,日军占领潜山县城。6月19日,开始进攻牌楼,先后在陈桥鬼头凹、三角包、桐子山、仰天庵等地与国军138师发生激战,战火飞戈,战况惨烈,双方均受到重创,日军军事资料对三角包战役有所记载,高度赞扬国军作战英勇。
01.jpg
古树
  随着烽烟远逝,资料散失,当事人的离世,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湮没于历史的烟尘,如今,只剩下连营嘴、万人洼等地名传于口碑。
  太平盛世,政通人和,思昔感今,满怀豪情。今天的陈桥,乘着美好乡村建设的东风,激扬与升华着这方土地的温度,古老的十番锣、龙狮灯重新在陈桥悠然回响,蹁跹舞动。(文/陈兴旺 图/霍建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 11:58 , Processed in 0.069856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