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资讯] 潜山痘姆陶省级非遗传承人:一片痴心在古陶

[复制链接]

帖子
5350
威望
0 点
红花
88055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潜山网 发表于 2016-5-21 09: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细雨微微的清晨,潜山县痘姆陶省级非遗传承人涂胜友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这一阵子雨水比较多,按照以往,是清闲的日子,但自从开展痘姆陶艺传承文化系列活动以来,上海、合肥等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此过周末,捏泥巴,做手工。看到他们很快乐,我们也开心。”涂胜友说。在他身后,一排整齐的缸、罐、钵默立在土砖院落里,古色古香。
  57岁的涂胜友从1980年便与陶瓷结缘,当时他是作为美术人才引进来的。在涂胜友的记忆里,痘姆陶瓷曾经很风光。 “老艺人画龙凤、花鸟、虫鱼都是信手而来。就连釉都是自己厂子研究制作,太湖的白沙窑厂、怀宁的管子窑,都从我们这里订购釉。 ”涂胜友说。鼎盛时期,痘姆陶瓷厂有三个厂子,每个厂有60多名员工,涂胜友所在的一厂生产的主要是水缸等大件。如今被松枝掩映的长形建筑“龙窑”正是鼎盛时期的见证。这座建于1972年“龙窑”,近百米长,宽2米,高1.7米,身上均匀分布着洞口,松木从洞口入,上千度的高温不仅烧制成陶,还留下了松木香。
  痘姆陶制作工艺大致分为采泥、晾干、破碎、搅拌、练泥、制坯、施釉、烧制等步骤,其中烧制环节最为艰难,一件陶器,从泥到成品,需要72小时紧火与慢火交替进行,“没有温度表,全凭肉眼感觉”。从一开始的美工,到后来的施釉,再到整个工艺流程的熟练掌握,涂胜友一步一个脚印,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痘姆陶,他对痘姆陶也从最初的欣赏到后来的痴迷。现在,涂胜友常去一间小型展览室,室内的木架上放着碳坛、火炉、火缸,还有炭炉、茶叶罐等数十种,颜色十分丰富,有黑色、黄色、还有烟灰色等。 “其中很多是当时的瑕疵品,即便如此,我们现在还是做不出来的。手艺都是口口相传,没有图纸,后辈们丢失了手艺令人遗憾,所以我们想建一个展览室。 ”而这个展览室,是涂胜友与市级非遗传承人程柏全一起设计建成的。
  在一次观看薛家岗遗址文物展览时,程柏全惊叹于精妙绝伦的“陶球”和“十三刀”的制作工艺,由此与痘姆陶结缘。他来到痘姆陶窑厂,才发现这项工艺即将面临后继无人。传统手工制陶工艺受到了机械化生产的严峻挑战,加上产品基本都是火钵、菜缸等日用品,市场萎缩严重。许多身怀绝技的制陶艺人,迫于生计不得不转行从事他业。“窑火不能灭!”程柏全与涂胜友一拍即合,对窑厂进行改制更名为天柱陶瓷有限公司。凭着对古陶技艺的热爱,程柏全潜心研读制陶技艺专著、寻找老艺人、聘请专家。在他的影响下,一批弃艺改行的老艺人陆续回归,古龙窑的“窑火”又重新燃烧起来了。
  2008年,痘姆古陶被认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至此,痘姆古陶的保护与传承真正上升为当地文化界研究的大课题。在涂胜友、程柏全等一批民间艺人及当地文化部门的努力下,潜山县支持成立了“痘姆陶手工制作技艺传习所”,开办了技术培训班、建立了陶器展示馆、民间收藏室,一系列痘姆陶手工制作技艺的文字、图片、数据、视频资料也都建档。2013年,痘姆陶器手工制作技艺被推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潜山天柱陶瓷有限公司被推荐为安徽省非遗传习基地。不仅如此,痘姆陶还走进了课堂、社区,走进了旅游项目。程柏全说:“我们要努力改变陶瓷靠天吃饭的局面,延伸产业链,旅游产品、工艺品都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
  目前,痘姆陶作为文化产业的价值日益凸显,产品销往泰国,文莱和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作为非遗项目,痘姆陶也拓展出生态农业和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功能。涂胜友、程柏全所在企业也有制陶技术员40余人,新增县级技术传承人10人。龙窑窑火不熄,痘姆陶生生不息。制作痘姆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8-20 22:32 , Processed in 0.050578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