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潜山] 天柱后山:龙潭赏竹

[复制链接]

帖子
5348
威望
0 点
红花
87751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潜山网 发表于 2016-6-14 16: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后山竹海  朱康宁摄a.jpg
后山竹海
  天柱山之阴俗称后山,属于龙潭乡所在地,素有"万亩竹海"之美誉,但大多竹林处于自生自长的状态。而最近二三十年,由于发展丶扩大竹业生产,已经拥有6万亩竹林,蓄积量达600万根,每年可为这里村民带来3000万元的收入,竹品加工能解决1200多个农民就业,全乡竹收入人均1500元,是个名副其实的“毛竹之乡”。
3竹诲人家 朱康宁摄a.jpg
竹诲人家
  千家万户就隐现在这莽莽苍苍的龙潭竹海中,一片片的竹林除产生经济效益外,它的生态效应不可估量。
  龙潭竹海可归纳成皖涧丶余河两大片。若站在走马岗眺望万涧竹海,北起东关寨,南至双河囗,东从齐云道院,西到笔架山,面积达30平方公里;若站在铜锣尖北望余河竹海,北起乌龙潭,南至棉花岗,东从黄泥凸,西到滑石河,面积20平方公里。置身高处,万顷竹海苍翠葱茏,绿浪起伏无边无际,映入眼帘除了浮动的绿云,还是绿云的浮动。它为天柱山风景区撑起最为生态丶最为绚丽丶最为精彩的风景线。
7竹林清幽  朱康宁摄c.jpg
竹林清幽
  我们走进竹林,沿着弯曲的小径,感受着清幽丶古朴:修竹婆娑起舞,生机盎然;小溪清澈如镜,欢快流淌;山坡散落野茶,吐出清香;山野清新空气,沁人肺腑。没有水泥路上的车水马龙,没有大都市的嘈杂喧嚣。只有声声动听的鸟语,只有无名野花的阵阵花香。我坐在布满青苔和藤蔓的石头上,望着竹缝中的蓝天白云,顿生那种"白云闲似我丶我如白云闲"的悠悠心境,我尽情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原野之美丶空灵之美。
8竹林清幽  朱康宁摄d.JPG
竹林清幽
  我看着硕大的毛竹,高大丶粗壮丶挺直,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我知道这里的竹农祖祖辈辈爱竹丶栽竹丶护竹,将竹子加工成竹板丶竹筷丶牙签丶棉球棒等,竹梢可以扎条把,他们靠竹子过日子,靠竹子致富,因而对竹子有着深厚的感情。
6竹林清幽  朱康宁摄b.JPG
竹林清幽
  一位杨姓向导给我讲着栽培竹子过程:原来毛竹栽进土里,得待5年时间方能"修成正果"。5年内,它并不是我们表面看到的"无所作为",而是把生命活力全用在地下、用在伸展根系上,"见缝插针",长出一条条竹鞭子,甚至延长到几十米远。5年过后就快速生长,乃至1天可长1尺多,到秋天就成为20--30米高的毛竹了。毛竹生长的神奇,使我想起"厚积薄发"之成语,用在这毛竹身上还真贴切呢!
5竹林清幽  朱康宁摄a.jpg
竹林清幽
  他与我聊起竹笋,有春笋丶冬笋之分,是龙潭的一大土产。我知道苏东坡称竹笋为竹萌,曾留有"故人知我意,千里寄竹萌"之句;黄庭坚居京城时,说到竹笋"一束酬千金,掉头不肯卖";近代画家吴昌硕亦说"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可见竹笋较为珍贵,尤其是冬笋,从土里挖出来的时全身没有一点绿色,纯净晶莹,其味清嫩丶鲜美,是难得的山珍。
  他还告诉我,有种竹酒是将纯粮烧酒用科技手段注入幼竹胎内,让它伴随竹子成长而"窖藏"起来,两丶三年后就成为竹酒,色淡黄,性清凉,入口爽,也是有特色的特产。
10扎扫把  朱康宁摄a.jpg
扎扫把
  他讲得绘声绘色,我听得津津有味。难怪古代文人都爱竹丶咏竹丶画竹。宋代苏东坡曾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清代那位"难得糊涂"的板桥先生,最善于颂竹丶画竹,他的竹子诗脍炙人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还有更早的,唐代王维那首"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意高雅,画境跃于纸端。试想想,明月夜,竹生姿,独弹琴,用现代青年的话语说,那是何等的"小资"啊!
12竹品加工  朱康宁摄.JPG
竹品加工
  我想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龙潭,随着加快天柱山旅游步伐,将有更多的游客进入小山乡,观赏这儿的山丶这儿的水丶这儿的竹海,尝竹笋,品竹酒,她会成游客心中梦寐以求的目的地!(文图\朱康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 11:56 , Processed in 0.053451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