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资讯] 潜山:安置点里爱心多

[复制链接]

帖子
5350
威望
0 点
红花
88056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潜山网 发表于 2016-7-8 09: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用急、排好队,老人、小孩先领。”在王河镇河镇中心小学安置点,几位戴着红袖章的志愿者,一边大声地招呼着受灾群众,一边忙着分发饭菜。其中有一位27岁的志愿者名叫徐梦萍。
  见到徐梦萍时,她正在将面包和热菜送到91岁的汪凤香老人手中,老人的儿子钱立新说,如果不是这场洪水,做梦也不会想到花甲之年会住进学校里,而如今这里的一切都不用操心,让大家很是安心。中河村村民程林枝正在喂80多岁的婆婆吃饭,她说道:“我老公在外面打工没回来,弟弟参加抢险去了,我背着婆婆上了接我们的车子,什么东西都没有带,一到这里,她就给我拿来了被子和吃的东西,真是没话说”。
  徐梦萍说,她和丈夫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在得知家乡遭受洪灾后,心里非常着急,想为家乡抗洪做些事,丈夫非常支持,于是便急忙赶回来了。在得知河镇中心小学紧急安置了一批受灾群众,她也赶过来“安置”了下来。一连几天,她和十几位伙伴们帮群众搬行李,搬运救灾物资,维持秩序,安抚、反馈灾民需求等等。
  对于志愿工作的辛苦,徐梦萍摆手不谈,只是略带愧意地表示,作为妈妈,她不太称职。说到这,她拿起手机看了下时间,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就念叨着要给女儿打个电话,“女儿今年才4岁,很聪明,也很顽皮,女儿离开了妈妈总是睡不踏实,我实在是放心不下。”这时,徐梦萍骄傲的神情里露出了几分心疼。记者提出单独采访徐梦萍时,她低调地说:“越是有困难,越是需要爱心。我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加入抗洪救灾中来!”,听得出来,她的言语间充满了力量。
  在校园里,记着注意到了几位瘦小单薄的身影,跟在“红袖章”的后边,抱着被褥衣物,拿着矿泉水,一趟又一趟,谁也不愿意“落后”,穿梭于各个教室之间,一问才知道,原来这是一批主动上阵的小志愿者。301班的严可竹小朋友跟着妈妈忙碌了一天,看不出一丝倦意,她擦了擦脸上的汗对记者说道:“看到大人们都在献爱心,我也想出一份力,我很开心。”一旁的大人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晚上11点,安置点的教室里,或打地铺,或用课桌拼成“床”,经历了几天几夜洪水逃生和家园被毁的“折磨”,大部分人都已疲惫地睡去,校园逐渐静谧了下来。在东北角的救灾物品发放处,几位自发返校的老师们正在整理救灾物资,当记者问及前来做志愿者的缘由时,熬红了双眼的卢李明老师笑了笑,操着沙哑的嗓子说道,“看到这么多人受灾,我们心里都很难受,能帮帮他们,觉得心里暖暖的。”说完,拿起灭蚊剂就往外走,说是要到教室里再喷一次,让群众睡个好觉。
  在安置点里,虽然少了些抗洪的“硝烟味”,但无论是“铿锵玫瑰”还是“童子军”,或者是返校支援的教师和捐款捐物的热心群众,大家都是心连着心,一起用坚强写出了乐观与希望。这群流淌着温暖和感动的身影,在风雨中艳丽绽放,与抗洪前线共同组成全域抗洪的美丽画卷。
  洪灾终将过去,家园将会重建,生活也将回到常态,而这些爱心与奉献,这些拼搏与奋斗,绝不会随着退去的洪水一起消失。(程柏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8-21 11:59 , Processed in 0.047373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