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秉承“旅游惠民”理念,摈弃“门票经济”惯性思维,推出天柱山景区对本地居民和在潜工作人员永久免费开放政策,对省内外灵活采取分时、分区域门票优惠,主景区游客量年增长31.3%以上、突破百万人次大关,带动周边景区游客量增长50%以上。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旅游产业拉动消费市场蓬勃发展,201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亿元、增长13.1%。
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秉承全域化发展理念,把城市作为景区来管理、建设,大力实施“增绿、添亮、活水、融文”工程,彰显城市旅游、文化和生态特色。精心打造天柱山观光旅游、“一带一路一区”乡村旅游等“四大旅游板块”,构建旅游城市、风情小镇、美好乡村“三位一体”全域式、全景化旅游发展格局。白马潭、山谷流泉文化园晋升国家4A级景区。 由“单一发展”向“产业融合”转型。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深度挖掘古皖、禅宗、戏曲等地方人文积淀,开发建设薛家岗、孔雀东南飞、大小乔、程长庚、张恨水等一批历史人文景观景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培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文化旅游板块。天柱山文化旅游度假区获评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由“传统模式”向“智慧旅游”转型。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健全旅游信息查询系统、咨询服务中心和门票预订系统,打造集旅游票务、交通、导览、展示等服务及安全管理、资源保护、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智慧服务平台。2014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509.63万人次,同比增长10.31%。
|